第9章(第2/3頁)

獅子大開口什麽的,絕對不在李賢因的預算中。

大河建設最初的注冊資本只有16億韓元左右,誠然他們自創建以來一直有著良好的聲譽,名下也有不少固定資產,但那又如何?

公司一旦賣出,名字他是要改的,這點靠公司名帶來的信譽根本過渡不到他身上。

不過商業談判嘛,本來就是在互相扯皮中度過,只要結果是滿意的,過程也不太重要。

“您也知道,大河建設目前所持有的地皮位置都不太好,這也是至今沒能開發的原因,總部所在的寫字樓也是上十年前建造的,再過幾年恐怕舊都得拆了。”

李賢因的意思很明顯:就這你還好意思叫出40億的價格,做夢呢!

事實上大河的那三塊地皮在李賢因看來還是有的救的,炒一下40億馬上就能回本,大概率還能翻倍的賺,就算不賺他也白撈一個公司,但對著林大河他肯定不能怎麽說,要表現得自己很虧才行。

本來一方講價之後另一方就要反駁,李賢因就等著林大河反駁呢,偏偏對方不按套路走,任憑他怎麽說都是一口價40億,淡定的很,一點不怕他惱羞成怒轉頭不買了。

僵持了又一個小時之後,和清潔公司約好的時間都要到了,李賢因察覺出的不對勁也越來越多,總算有點回過味兒來,懷疑到了那個工作效率很高的消息中介身上。

大部分此類中介都秉承著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單方面提供消息的場所,給李賢因發了大河的資料之後是不能比雇主先聯系大河的,否則有雙向收費的嫌疑。

所謂的雙向收費,就是這邊收取李賢因的信息費,那邊又對大河說:有個小年輕想要進入房地產行業,他人傻錢多,你盡管報高價,他會買的。

如果買賣成功,大河那邊也會給他們一筆“辛苦費”,兩邊都收費,算盤打的啪啪響。

今天早上和中介那邊交談的時候李賢因確實對大河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但實際上這不應該是對方輕視他的主要原因。

這次李賢因實在是沒忍住從旁邊的落地玻璃中觀察了一下自己的外貌,看起來很瘦弱的身材——他也確實沒有明顯的肌肉——長度在眉毛之上的短發、眼角有些下垂的無辜狗狗眼,因為帶著隱形眼鏡,看著倒是莫名發亮。

再加上膚色比之前變白了一些,好像......看著是比較軟弱好欺負。

再轉過頭看向林大河,對方還是那副笑面彌勒佛的樣子,似乎篤定了再貴他也會溢價收購。

這群人估計是覺得他從來沒接觸過房地產,把溢價說成行業內部價,再加上態度強硬,也就能騙到他了吧。

“我能問問林社長為什麽會想要出讓自己經營良好的企業嗎?”

在來談判之前,信息中介方面提醒過他,說關於轉讓原因方面的事兒最好不要問,無非就是暗示林大河急用錢,但那個急用錢的原因是人家的傷疤,問了就等於揭人家傷疤。

但現在李賢因已經開始懷疑那所信息中介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他甚至想要提前讓第三方機構仔細的重新盤查一下大河建設的資產,本來為了表示尊重,那應該是簽合同前的最後一步,但顯然,只要有錢,對方看起來也不是很需要尊重的樣子。

他發現自己來韓國之後做的最多的一件事貌似就是“撕破臉”,明明他是一個那麽“溫柔”的人來著。

林大河的臉色如預期中的那樣不好看起來,眼看著他的笑容終於保持不住,李賢因卻覺得舒服多了,笑笑笑,還真以為自己彌勒佛轉世啊!

“這個......恐怕不方便告知,這是我的私事。”

“林社長可以把出售原因告訴中介所,卻不能告訴我,該不會是大河的資產報告造假吧?”

這段話中的信息量就有點大了,以至於林大河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麽回應,這小子怎麽知道中介和他私下接觸了?!

李賢因又不是神,他當然不可能確切的知道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到底發生了些什麽,也只是猜測而已,這麽說不過是想炸一下對方。

而林大河的表情管理完全不合格,幾句話的功夫臉上的驚訝就已經承認了李賢因的猜測。

作為被鄙視表情管理不合格的當事人,林大河思緒紛亂,他因為在別處欠債,很早之前就找到了那家中介所,讓他們牽條搭線給自己找一個公司的買家好拿錢還債,兜兜轉轉兩三個月、談了不下十個人都沒談攏。

畢竟幾十個億不是個小數目,就算他降價到二十億,最後也還是談崩了。

在這期間他是完全信任中介的,一次次的談崩他也相信不是中介的錯,這年頭生意越來越不好做,能掏出這筆錢的也不一定看得上他的公司。

但現在他的信任動搖了,他一直以為中介算是他這邊的人,會站在他的角度考慮,來談話之前那邊和他說開高價沒關系,這樣為他著想的信息中介,轉頭就把他出售公司的原因告訴了收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