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弘德帝莫名覺得眼睛有些癢意,但這股癢意來得快也去得快,他也就沒有再去管。

他正看著手下遞上來的關於羊毛銷售的折子。

因為前期準備的足,幾乎是一到貨,店鋪就開了張,而令手下驚訝的是羊毛的推廣速度極快,打聽一番才知道百姓們在店鋪開張之前便對科舉時流行起的毛衣十分好奇,不少百姓都羨慕的覺得自己要有這麽一件毛衣冬季就不會挨凍了。

而在發現這些羊毛衣的價格竟然遠遠低於他們的預期時,這份購買熱情便爆發了出來。

即使今年的春寒已過,京城的天氣也漸漸熱了起來,但隨著溫度升高而帶來的便是羊毛衣的價格降低,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促銷活動,但熱情高漲的百姓可不管今年穿不穿得到,這麽便宜的價格一旦錯過,萬一明年沒有了呢?

弘德帝看著折子上銷售出來的利潤痛並快樂著,快樂是因為他的小金庫又豐富了幾分,但痛是因為他又要對上整個朝廷上的大臣。

弘德帝頭疼的看著預案上堆積如山的折子,絕大部分人都是參他與民爭利的,弘德帝一看到這些折子,便想起在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仿佛要撞柱而亡的神情。

明明開這些店鋪時雇工都是雇傭了退伍兵和在當地窮苦但品性良好的孤寡老幼,這些大臣就跟沒看見似的,硬是要參他與民爭利。

弘德帝煩躁的捏了捏眉心,隨即決定暫時不管這些折子,先寫信給他弟弟,要些毛衣的貨物來。

楚安得知這個消息時十分驚訝,畢竟在他看來那麽多的毛衣足夠自家皇兄撐到夏季的,但沒有想到百姓們對於毛衣的熱情竟然如此高漲,都快把他們的店買空。

他看著皇帝在寄給他的信上既是抱怨又是炫耀的說著關於百姓們搶購羊毛衣的場面。

楚安不得不加班加點的讓紡織廠和毛線廠快速運轉,為此他甚至在廠子裏又多添了幾家機器,但因為原料問題,毛衣的產量始終上不去,而等匈奴人那羊毛還等到夏初。

但那些毛衣店實在等不了了,為了讓自家皇兄的店不斷貨,楚安開始打起了之前那些匈奴人售賣過來次品羊毛的主意。

-------------------------------------

“李大嫂,你手上拿著的那是什麽呀?我看著怎麽這麽像壞掉的毛衣上抽出來的毛線啊?”正洗衣服的劉大娘好奇的看著自家鄰居手中提的東西,問道。

李大嫂炫耀般沖劉大娘舉了舉手中的籃子說道:“這就是在毛衣店買的,那邊的毛衣快要賣空了,小二便推薦我們買了這些毛線,現在這些毛線剛出來買一斤送一斤呢。”

原本李大嫂照常在買菜回來的路上去毛衣店解解眼饞看看那些雖然價格便宜,但也是他們家半個月收入的毛衣,戀戀不舍的她一轉眼便看到那些雇工正在往店鋪內上了一些像是線一般的事物。

她大著膽子朝一個腿腳略微不靈便的小夥子問道:“這位小兄弟不知這是什麽事物?”

小夥子一邊將貨架上的貨物擺齊,一邊掛著笑容說道:“大嫂這是毛線,能織成毛衣的那種,我們東家新給我們上的新貨,不過因為質地略微粗糙了點,這幾天買一斤送一斤還附贈織毛衣的棒子和怎麽織的小畫片,”

李大嫂一聽當即眼睛一亮,這也是她為什麽提著兩斤毛線回來的原因。

劉大娘趕緊起身把自己濕漉漉的雙手往身上的圍裙上蹭了蹭,走上前問道:“真的?這樣豈不是自己在家也能織出毛衣了?”

李大嫂點點頭異常興奮的說的:“而且這毛線還便宜,兩斤毛線只有一件毛衣的一半價格,這毛線買了一斤後還附贈打毛衣的棒子和怎麽簡單織毛衣的小畫片,劉大娘你要不也去看看,特別簡單。”

劉大娘趕緊說道:“對對對,我得趕緊去,去年我兒子咬咬牙給我買的那件毛衣我都舍不得穿,但那可真是暖和,今年這毛線這麽便宜,我怎麽著也得給家裏人一人織上那麽的一件。”

跟劉大娘這般的人有許多,全國毛線所增加的銷量更為恐怖,不過還好支撐過這段時間後,因為夏季的到來,毛線的銷量漸漸降低,楚安也終於忙中偷閑能喘口氣,但緩過神來的他隨即被毛線的巨額利潤給震驚在了原地。

這些毛線是用邊關送來的那些普通羊毛制成,這些次品羊毛原本只能用來做毛氈十分紮人,制成毛線後雖然依舊紮人,但對於那些普通人家來說,只要能保暖,他們甚至能把蘆葦塞到自家的棉衣裏就為了汲取那一點點的暖意,更別提只是紮人罷了。

這些普通人家大部分是連毛衣都買不起的,就在他們對著毛衣店中,那些已經十分便宜,但他們依舊買不起的毛衣,唉聲嘆氣時,這些廉價而又足以保暖的毛線便映入了他們的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