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明玉若是如何心如止水的開始處理新來的那批羊暫且不提,京城中的皇帝快要被這些老古板鬧翻天了。

不出蕭鴻朗所料朝中對於明玉若封官這件事反映極大,那些先帝留下來的老臣首當其沖有幾個甚至激動的快要撞柱子了。

“聖上!祖宗之法不可變啊!這女子當官,自古以來從未有之,聖上這豈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說這話的老臣差點激動的撅過去,很明顯,即使皇帝面上已經十分難看,也無法阻攔這位老臣死諫的決心。

皇帝滿臉暴躁的看著眼,鬧哄哄的朝堂,恨不得將他們拉下去通通斬了,不過是封一個女人為官的事,又不是沒有功績平白封賞,這幫家夥在折騰什麽?

皇帝現在每天上朝,第一個折子肯定是參他封明玉若為官的,罵皇帝的明玉若的,甚至連安王的都捎帶上了。

這種風潮愈演愈烈,連民間都開始掀起了一股寫諷刺詩的熱潮,就在朝堂上一些人連牝雞司晨的話都罵出來時,安王反駁的折子終於到了。

皇帝看完後哈哈大笑,將這個折子丟下去讓他們傳閱,反對的大臣們打開一看,安王寫的這個折子總結起來,用一句話便可以概括。

‘何時論功行賞,也能讓朝堂上的大人們這般大動幹戈呢。’

大臣們正想引據論典反駁,卻被皇帝打斷。

皇帝笑完後嚴肅的坐在龍椅上,沖著面前的這些官員說道:“安王的意思便是朕的意思,何時論功行賞,也能讓諸位如此大動幹戈?”

“這些天彈劾的折子都快把朕的上書房給淹沒了,朕挨個打開看,全是彈劾明侍農女子之身,不得為官的,有些折子裏都將朕罵成千古昏君了,諸位大人,好大的官威啊?”

“明侍農養出來的雲羊在冬季讓整個邊關無任何一人凍傷,敢問諸位大人們你們誰能做到?”說到這皇帝從龍椅上站起來,眼神冰冷地說道。

“朕便是要借著明侍農的事情,向天下眾人表態,朕連女子都敢用,又有何不敢用他們!”

隨著皇帝的話,底下大臣紛紛跪倒了一片三呼萬歲,而一些不服氣的大臣,也被身邊的同僚拉下來一起跪著。

“諸位與其為一個小女子封官的事情,整日宛如鬥雞一般在朝堂上上躥下跳,倒不如多關注關注邊關匈奴那邊。”看著下面明顯已經被壓服的大臣了,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再次將一本折子扔到了這些大臣面前。

匈奴每逢冬季便到邊城打谷草,已經不是什麽稀奇事了,但這次與以往不同的是匈奴來的次數太多了,多到邊關已經明顯支撐不下去,開始向京城討要物資了。

看完折子後,其中一位軍事大臣出列說道:“啟稟聖上,自從老匈奴王去世後,新上任的這一位匈奴王明顯暴躁許多,且據匈奴那邊的探子所說,這一位匈奴王有著十分貪婪的傳聞,甚至據說連牧民家的羊都不放過,這樣的匈奴王極有可能幹出頻頻騷擾邊關這樣的事。”

說到這兒軍務大臣頓了頓,有些遲疑的說道:“臣發現折子中幾乎所有靠近匈奴那邊的邊關城,都有被匈奴王騷擾過的戰報,但是安王所在的邊關城卻沒有,不知是安王有何種防禦手段,還是蕭元帥...”

望著軍務大臣朝他投來‘皇上如果邊關元帥有何種防禦手段還是趕緊說。’的眼神,皇帝默默避開了他的視線。

他咳嗽了聲略過了這個話題,畢竟如果真把真相說出來,軍務大臣說不準是第一個撞柱的。

軍務大臣也順著皇上的意思略過了這個話題,開始匯報接下來的情況,但是他心中還是默默好奇,安王究竟有何手段?

皇帝:我能讓你們知道之所以匈奴王不騷擾安王所在的邊關城,是因為他正在和匈奴做生意,匈奴王放過了他的錢袋子,也放過了朕的小金庫嗎?

-------------------------------------

遠在邊關的楚安打了個噴嚏,讓身邊的薛統領一陣緊張,恨不得立刻把楚安帶回到溫暖的屋子。

楚安擺了擺手,示意自己沒事,隨即看向眼前的羊,這些羊便是匈奴商人最後一批送來的了。

匈人商人十分自豪地跟前去拿貨的薛統領說道,以後要買羊找他就行了,這次他勸說了不少部落來一起養羊,這一次的羊便是那些部落提供的。

匈奴商人還感慨的說道:“多虧你們這些中原人來買羊,今年我們的羊不用被單於直接牽走,而且交完賦稅後剩余的錢也能過一個暖和的年了。”

薛統領沉默了會兒,看了看這個匈奴商人的帳篷,明明因為交易獲得了那麽多的錢,卻還只能住這麽一個舊帳篷。

看來匈奴王貪婪的名聲並不是空穴來風。

但現在還是邊關士兵的毛衣重要。

薛統領和匈奴商人說道:“明年中原不需要這麽多的羊,但是你們可以向中原出售羊毛,現在城裏羊毛的需求量很大,價格也很公道,如果你們願意的話,你們春天甚至可以把羊牽到城中,剃完毛再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