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曹德潤是私人大基地裏一個糧食種植區域的負責人,他手下還管理著另外一個蔬菜種植小區域。

去年冬天他原本打算趁著大部分基地都缺衣少食的機會,把蔬菜的價格再往上拉一拉,賺他個一筆。

然而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一批蔬菜,直接讓他的如意算盤落了空,不僅積分沒有賺到,甚至因為那批蔬菜的數量太多了導致的蔬菜價格下降,讓他虧損不少。

而年後從其他基地傳來的消息,讓他得知了楚安這一個名字。

楚安在傳來的消息裏被誇成了一朵花,什麽天才農業專家,什麽天生的科研人員,但通通抵不上他是無土栽培改良人的消息。

當曹德潤知道去年的那批出菜就出自楚安之手時,差點把辦公室都砸了,要知道去年那批虧損讓他足足填補了兩個月的賬目,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就是為了上頭不再問責。

而現在楚安竟然把這份足以讓他成為全國首富的技術直接公開,曹德潤恨不得改良了無土栽培技術的人是他,這得多少積分多少資源啊!這個傻子竟然就直接公開出來了!

但現在說這些都沒有用了,如果這項技術真的推廣開來,不止曹德潤手上的蔬菜種植區域會受到影響,就連曹德潤手上最為關鍵的糧食種植區域也會受到影響。

糧價的下跌對於曹德潤和他背後的私人基地來說不亞於破產,甚至比破產還恐怖。

曹德潤和他背後的私人基地,在這些年靠高價糧食斂了不少財,得罪了不少人,一旦糧價下跌,他們沒有了撐腰的資本,他們的敵對勢力可不會發善心讓他們安然度過這個階段。

曹德潤在和他背後的私人老板商談了一番後,終於定下了基調。

“無土栽培技術並不成熟,投入頗大,希望各個基地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慎重考慮。”曹德潤在給各個基地的老朋友發消息時,寫到了關於無土栽培的事情。

他在消息裏宣稱,無土栽培技術也只出現了不到一年,而且還是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發現並改良的,雖然不能以年紀來論成敗,但是這項技術很明顯並沒有到最成熟的時候,希望各個基地的老友慎重考慮,最好再觀望觀望。

曹德潤的這番話確實有些作用,畢竟在農業專業他也是個老人了,而老人說的話一般都會有各種朋友或者學者同意。

而在學術界一邊倒的支持曹德潤後,一些青黃不接小基地很明顯的退縮了。

然而另外一些小基地卻對於學術界的這些發言嗤之以鼻。

“這什麽鬼東西?”跟基地長關系頗好的一個兄弟基地的基地長罵道。

一旁的副手看著飛落到地上的報紙猶豫的說道:“老吳,你要不還是聽一下這些專家的吧,萬一是真的,咱們基地可消耗不起。”

吳基地長大大咧咧的一擺手說道:“咱們基地怎麽就消耗不起了,不就是一些管子一些箱子以及幾個異能者嗎?頂多耽擱他們出去打喪屍的時間,失敗了咱們也就賠個管子,箱子的積分,至於那些異能者,咱們給他們批幾個住房名額就行了。”

吳基地長的基地雖然小,但因為三面環山易守難攻,喪屍們幾乎都不往這來,這也導致了他這是周圍異能者最愛定居的基地之一,也導致了房價高居不下。

副手想到這個條件一放出去估計來這幹活的異能者會打破頭了吧?

其實吳基地長沒有告訴副手的是他和張建國認識那麽多年,他就沒見過張建國那家夥在大事上不著調,就算是他手下的人,如果要孤釣名譽他也會一把把人摁下來。

吳基地長看著地上的論文搖了搖頭,他不是不相信這些專家的話,他只不過更相信自己實踐出來的事情罷了,更別提老張那個老小子在之前還給他炫耀過他家大侄子究竟多麽貼心多麽懂事人又多聰明,說的他都想把那孩子搶到自家基地來養了。

-------------------------------------

楚安在得知培訓手冊已經下發後,便不再關注這些事情,在他看來,他培訓手冊裏已經把數據以及培育方法寫得很詳盡了,只要是個種過地的會中學實驗操作的都能弄出來。

至於曹德潤發表的觀點以及他的學者好友的支持言論?

抱歉,楚安完全沒有看到。

楚安最近是真的忙,在察覺到土豆的產量並不如他預計的產量後,他便開始排查影響因素。

在查看了每天的天氣記錄後,他發現這一段時間的溫度在30度以上的晴天數量多的不太正常,因為地理關系以及末日的天變化莫測,楚安並沒有注意到。

但實驗記錄真是個好東西,其他條件都十分符合實驗室的標準,只有日照和溫度因為天氣原因超出了實驗標準,這也是導致土豆減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