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厚積薄發(第2/2頁)

所以他啊~

才不會完成點什麽就忘乎所以,做到了國內最好,面對眾人的吹捧就沾沾自喜。

未來某天,就算他開始吃老本,享受別人的誇贊了,那也是因為他確實把自己的技術動作練到了極致,攀登到了花樣滑冰男單領域最高峰。

“下面開始自由滑,還是從女單、冰舞開始。”

“不過我先提醒一句,測試賽、測試賽,想要展示自己掌握的最大難度固然好,但也要考慮考慮自己的競技狀態。”

“剛才王璐、胡斌那個嚴重失誤你們也看到了。我只能說,幸好王璐沒傷著。萬一傷著了,說不定新賽季還沒開始呢,他倆整個賽季就得報銷。測試賽開始之前我就強調過,你們平時訓練場上什麽樣,教練組的教練都知道。不是不讓你們拼不讓你們搏,你們拼搏的時候起碼選對時候!”

女單、冰舞、男單、雙人,一組運動員比完下一組接上。下午將近兩點整,2011-2012賽季花樣滑冰國家隊隊內測試賽,有驚無險順利落下帷幕。

休息吃午飯的時候,王熠接了通電話,去訓練基地外拿回了送回廠家調整長短的護身符項鏈。

回到宿舍戴到脖子上,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給兩位家長發過去換來幾條誇贊的短信,四點整來到訓練館二樓舞蹈室開始練習舞蹈,一直忙碌到太陽落山才完成了當日份學習。

之後的日子,如此重復。

玩遊戲、睡覺、吃飯,訓練、玩遊戲、一遍又一遍,二三四五月結束,六七八月接踵而至。

回過頭去看,確實單調確實累,但他甘之如飴,自律懂事得李勤都曾經不止一次勸過他。

可當時他是怎麽回答的。

他對李勤說,休息?沒傷沒病為什麽要休息,退役以後他有大把時間休息。

他今年已經十五歲了,從事花樣滑冰這項職業運動的黃金年齡,只剩下差不多十年。

他停下時,別的運動員可不會停下。

他可不想未來某天,因為一時的懈怠後悔。

刷。

嚓——

“停!這次是79.6厘米,你進入勾手四周跳的起跳高度還是太高了。”

八月初,花樣滑冰2011-2012賽季即將正式開啟之際。中國花樣滑冰國家隊訓練館內,李勤在身邊測量跳躍數據的助理教練給出一組高度、轉速數字後立刻出聲叫停,將準備再重復一遍起跳滑入動作的王熠叫到了身邊。

“聽好。經過我們計算,以你現在的身高和體重,跳躍高度72厘米、每秒轉速達到5.5,就能非常漂亮的完成勾手四周跳。所以你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起跳高度,盡可能減少落冰滑出階段對右腿膝關節的沖擊。”

“我……”

“別你你你的,乖乖聽話。我承認跳得高是好事,可你也得顧著點自己正在發育的身體。這麽說吧,我可不想你每一次起跳落冰都是對身體健康和運動壽命的考驗。你年輕,你體質不宜受傷確實是好事。但要記住,有些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

站在李勤對面,聽著他的數落和勸解,王熠瞄了一眼自己的實時狀態沉思片刻點了點頭,腳下冰刀一蹬壓步三下滑走。

他確信,從小教導他到大的李勤不會害他,能做到也並不意味著每一次都要拼盡全力去做,執行技術動作時,從容自如留有余地確實比較好。

會不會對他的健康造成影響先不說。

最起碼,從觀眾的觀賞角度來講,信手拈來的瀟灑跳躍,永遠比超長待機好半天憋出來一個大跳來的賞心悅目。

助滑,蹬冰,加速。

王熠又一次從冰場東側背身滑到冰場中央,右腿擡起左腳腳下刀刃劃出一道反S弧線外刃準備,右腳刀齒點冰配合彎曲的左腿膝關節發力起跳飛竄升空,在兩腳冰刀徹底離開冰面後雙臂交疊鎖緊身體,穩穩控制住軀幹中軸與重心開始旋轉。

第一周很快完成,第二第三周同樣順順利利。

跳躍高度開始出現下降時他繼續在空中轉動,場邊李勤以及數位在場教練員,不約而同的摒住了呼吸。

這次試做會成功麽?

冰場上的小子練這個技術動作才練了幾個月時間,就已經達到了這種地步。現在國際賽場上,後外點冰四周跳和後內結環四周跳還不是人手一個,他就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會不會太誇張?

如果真成了,如果真成了,就算只是在訓練裏,那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世界第一了。

嚓。

刷——

“臥槽!站住了?真他媽站住了?!我看見了什麽?勾手四周跳?勾手四周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