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3/3頁)

沈書行接下酒壺,端詳一番:“一壺酒罷了,值得你這麽開心?”

謝明舟索性坐下,大喝了口,調笑道:“這你就不懂了吧,人生在世,美人與酒最難得。”

說完,他舉起手裏的酒壺,挑眉看向沈書行。

沈書行側頭,望著想和他碰壺的人,月色下,一雙桃花眼帶著似醉非醉的朦朧。

他心下一動,默默移開眼,怕再看下去,會泄露了不該有的東西。

入戲的謝明舟微微一愣。

——剛剛沈玉橋移開目光的動作,和歷史上的沈書行幾乎一模一樣,似乎想隱藏什麽。

沈書行遞上酒壺,發出清脆的碰撞聲響。

謝明舟沉浸在月色裏,眺望前方慢悠悠道:“百姓乃立國之本。現如今朝廷內鬥,邊境戰亂,百姓還在水生火熱中,還有很多事需要我去做。”

說完,沈玉橋和徐導同時蹙了下眉。

台本裏,並沒有這句。換句話說,謝明舟臨時加了明帝當時的政見。

徐導緊緊盯著鏡頭,明明是離別的日子,為什麽謝明舟會莫名其妙加這麽一句?

霎時間他才回過神來,心底閃過欣賞。

當年的明帝和沈相能推心置腹,除了情義深,還有一層重要的契約——政見一致,抱負相同。

拋出這層關系,才能讓觀眾深刻理解到明帝和沈相之間的羈絆。

沈相,應該是最懂明帝夙願的人。他捏了把汗,擔憂沈玉橋能否接上這一段戲——

沈玉橋淡淡接上:“百姓安居樂業,偃武修文,才是立世之道。”

偃武修文,在戰後的暗世裏為百姓泄下一抹光。

沈玉橋竟然接下他的話茬,還點出當年明帝和右相的夙願,謝明舟十分贊賞點了點頭。

沈玉橋內心松了口氣,自從那天NG多次後,他回去對沈書行一角可下了功夫,連《治國通鑒》都翻出來看了遍,絕不能再被謝明舟壓戲。

徐導欣慰地舒展眉頭,沈玉橋在謝明舟的帶領下,領悟力也在飛速增強。

“時辰不早。”謝明舟蓋上酒壺蓋,作勢想起身,“我也該走了,一會被人發現溜出來就麻煩了。”

“阿舟。”沈書行再次換了他的小名。

“嗯?”謝明舟頓了頓,回眸。

“路上小心。”

短短一句,卻道出了沈書行的擔憂。

謝明舟眸子明亮,拍了拍沈書行的肩膀,語重心長:“阿行,保重身體。”

沈書行小時候體弱愛咳嗽,但隨著刻苦練武,已經長得比他都高,武力也越來越強,再過幾年估計比武都比不過了。但謝明舟就愛嘮叨沈書行的這茬。

最後一個長鏡頭,謝明舟靠坐在沈玉橋身邊,望著眼前的黑夜,眼底泛起一抹懷念。

歷史上,這是他最後一次和沈書行這麽肆無忌憚喝酒。

當他從涼州歸來後,朝堂政變,他被迫登基為王,沈書行也漸漸從禮部坐上了右相之位。

他為君,他為臣,中間永遠隔著君與臣的鴻溝,再也沒法像舊時摯友一般嬉鬧。

徐導看著遠鏡頭裏的兩人,配上後方的月色,一黑一白,極為相稱。

這時,身後的副導卻急忙跑來:“徐導!好像有個資方的老板過來現場了!”

徐導疑惑擡頭:“資方?謝總?”

“不是。”副導不可置信說,“好……像是傅總。”

徐導呆了片刻,立刻放下劇本,急忙往場後跑。

傅沉故帶著李秘書站在場邊,一旁還站著位姿態高雅的老太太,目光不停往場內觀望。

一看真是傅總本人,徐導立刻走上前:“傅總怎麽親自來了?”

他們這小劇組,只是傅氏的子公司的子公司的項目,上頭老大怎麽會親自來現場?況且,一會還是劇組的粉絲探班時間。

李秘書解釋說:“徐導好,傅總今天在這考察投資項目,順道……過來看看明文傳媒的項目。”

“我過來看看就走。”傅沉故淡淡說,“你們繼續拍。”

話音剛落,一旁的工作人員們望著房頂,小聲嘀咕。

“哇他倆好配!!!磕拉了磕拉了!”

“摸手了摸手了啊啊啊!”

“每天近距離看他倆也太爽了啊啊啊!太般配了嗚嗚!”

傅沉故神色一斂,朝房頂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