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爆發(第3/3頁)

對於這種情況,已經知曉利害關系的各個洲區以及政體,紛紛采用了封鎖信息和對接觸者進行隔離的方式彈壓消息的流通,可是這些死亡實在太過詭異了,還是有許多人開始收到了風聲。

一開始各國政府還能進行壓制,可是隨著隔離的人越來越多,死亡事件越來越密集,網絡上還是出現了許多無法第一時間管控的消息和圖片。

雖然這些消息還來不及散布開來,就會直接404,可是架不住它們數量越來越多,漸漸地,網絡上的眾人即使不知道具體情況,也開始流傳起各種版本的風言風語。

有的人說各地區官方開始進行某種邪惡的人體試驗,而那些流傳出來的扭曲融合的死屍照片,便是人體試驗的證據,有的人則說是一種流行病毒,感染病毒的人都會融合而死,還有的,則說這一切都是末日來臨的預兆。

一開始,眾人還並不相信,可是隨著官方刪封禁止的消息越來越多,反而徹底引發了眾人的反彈和恐懼,一群人開始聚集起來上街遊行,呼籲官方給予一個明確的答復。

一時間,人心惶惶,全世界都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不過,這類詭異的死亡事件中,數量最少的反而是北海洲區以及印洲區,兩個洲區一共只產生了四百多起,遠遠少於中洲區和歐洲區的數量。

對於這一點,黑光科技的項目組很快便想到了答案,而答案也很簡單——這種原生質液體在零下五度的時候,就會結成冰,也就是陳晨之前最先看到的那種離子晶體,很顯然,在這種狀態下,隕石中的原生質是很難進行感染和傳播的。

而北海洲區地處寒帶,靠近北極,而如今又是冬天,北海洲區的平均氣溫一直處於零下十幾度的程度,而在這個溫度下,即使有隕石墜落,也只會直接結成晶體形態而無法感染到人類。

這一條,便是人類最先發現的原生質液體的一個缺點!

借著第一條缺點,許多人立即推斷出印洲區這類事件同樣稀少的原因,或許是因為這種原生質液體不僅畏懼嚴寒,或許也畏懼炎熱。

可是,這一條很快便被徹底推翻。

因為隕石從天空墜落時,溫度甚至能達到上千度,這種溫度都無法殺死內部的原生質液體的活性,更不用說幾十度的印洲區了。

更何況,同樣炎熱的南海洲區,情況惡化的速度更快。

拋去這些不可能之後,許多人立即得到另一個推斷——

印洲區大部分的融合性死亡事件,被當地掩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