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中科院演講(第2/2頁)

陳晨身後自動浮現出一張列表,“也就是說,每個人的體內,你的這種基因組合的幾率大概都在六分之一左右。”

“ApoE原本是有助於清除Aβ沉積的,可是隨後的研究中科學家卻發現,E2比E3更為有效,而E4卻有著相反的作用,會加劇Aβ沉積。”

“有一份E4基因,會將AD的風險提高3倍,而如果你體內的基因序列是【E4/E4】,那麽恭喜你,你患AD的風險是常人的12倍。”

隨著陳晨的話語,台下頓時傳出一陣小聲交談。

“小膠質細胞不僅對Aβ蛋白沉積有影響,而且對Tau蛋白異變也有影響。”

陳晨攤了攤手,“Tau蛋白磷酸化異變會導致神經元纖維纏結,從而使神經細胞死亡,可是這個死亡是如何發生的呢?”

“如今的研究成果是,這種死亡,可能依然由小膠質細胞引起,它在攻擊那些纏結時,卻會傷害附近的神經元,同時小膠質細胞分泌的APOE4也會放大Tau蛋白對神經元的毒性作用。”

“因此,在對患者進行基因鑒定後,我們是否可以根據患者的基因去限制或者激活小膠質細胞?”

陳晨循循善誘,“而我的黑光生物研究中心,便是以此為基礎展開的。”

台下有幾名老者互相對視一眼,贊許的點了點頭。

陳晨將手中的資料照片傳上了投影儀,“AD並發症中,總是會帶著炎症,而在最近的研究中,人們發現一種IL-1β的細胞因子能夠引起炎症反應,而IL-1β細胞因子增多,則是因為TOM1蛋白出現了急劇降低……”

“發表於《PNAS》上的論文證實了這一觀點,在TOM1的表達量下降後,AD模型的小鼠大腦內,Aβ蛋白的確變多了,這些小鼠的認知能力也出現了衰退。”

“於是,我在實驗時,用基因過表達的方式激活TOM1蛋白基因,令實驗體病情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陳晨將實驗材料一張張傳了上去,“大家可以將TOM1想象成汽車的刹車結構,而AD患者的大腦中,這個刹車失靈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分子層面修復這個刹車。”

眾人聞言都是神情一動。

“通過前兩種方式,我們已經暫時抑制住了AD的病情,可是如果就這樣不去尋找解決方式的話,那結果依然只能是悲劇,那麽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消除沉積了。”

“因此,我們研究中心的第三項,則是禮來公司研發的Solaneuzumab,這是一種針對Aβ肽鏈的單克隆抗體,防止其沉積產生聚合,並能從人的大腦中消除它。”

“當然,這還不夠,於是我們還有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流程——通過‘誘導多能性幹細胞’的方式制造自體神經幹細胞,同時激活人腦的G2靜止幹細胞。”

“通過這種形式,我們能令AD患者的大腦再次恢復,就算恢復不到最初的狀態,但也能夠恢復大半程度。”

隨著陳晨的話語,一張張動物實驗過後的照片和證據出現在屏幕上,台下的眾人終於忍不住,低聲商討起來。

“這些成果,我將來會發表在《CELL》上,各位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聯系我,我可以為眾位提供詳細的數據。”

說著,陳晨關閉了投影儀,轉身走下了講台。

啪啪啪啪啪……

眾人發出一陣掌聲。

看到這一幕,陳晨不禁想起了當年王曦教授給自己講課的情景。

一年多前,自己還坐在大學的課堂上,聽著王曦教授滿嘴開火車,不斷向自己這幫學生們灌輸一些前瞻性的言論。

當時,許多人一輩子的目標,恐怕也就是在二三十年後,成為王曦教授一樣的學術大牛吧?

可是沒有想到,僅僅一年多過去,自己便站在了和王曦教授近乎平等的位置上。

不過,這也只是一個開始……

陳晨默默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