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7章 沒白來一趟

鈞窯瓷器極其珍貴,宋徽宗趙佶曾稱贊其為“神鈞寶瓷,絕妙精品”,而在民間也有“鈞瓷無對,窯變無雙”的說法。

然而,鈞窯瓷器在宋代是禦用珍品,嚴禁民間使用,凡是燒壞的一律砸碎深埋,不可能流散於民間,後來又經歷了幾番朝代更叠和多年戰亂,因此,流傳至今的鈞窯瓷器極為稀少。

事實上,在一級市場中,能見到的宋代真品鈞窯瓷器可謂是鳳毛麟角,再加上鈞窯瓷器當中的實用器比較多,能夠完整保留下來的就更加稀有了。

據向南了解,宋代鈞窯的殘器甚至都可以賣到幾萬元高價,如果是完整器,那價格就更不用提了。

宋晴這次在京城竟然還能收到一件北宋鈞窯的殘器,那還真是意外的驚喜。

原本還有些擔心宋晴會影響自己回家拼合官窯瓷器的向南,頓時就來了興趣,問道:“你是在哪裏收來的?”

“潘家園那裏啊!”

宋晴似乎是在外面,話筒那邊的聲音顯得有些嘈雜,她說道,“向大哥,我剛下飛機呢,你要是想看一看這件鈞窯殘器,那我們就到上次吃飯的那家餐廳見面吧,正好一起吃個晚飯。”

“好,那我們一會兒見。”

向南略微猶豫了一下,很快就答應了下來。

北宋官窯的那些古陶瓷殘片反正都在家裏,只要有時間隨時都可以拿出來拼合,倒是這件鈞窯殘器,也不知道長什麽樣子,要是殘器保留得比較多,倒是可以嘗試修復一下。

還有,潘家園舊貨市場那邊,居然還能淘得到鈞窯真品殘器,這也大出向南的意料,因此,無論如何,他也得趕過去看一看,沒準是宋晴看走眼了也不一定呢。

想到這裏,向南也沒耽擱時間,將辦公桌上的東西稍稍收拾了一下,便拎起背包就離開了公司,準備打車趕到上次和宋晴一起吃飯的那家餐廳裏去。

這家餐廳離向南的公司還有點遠,再加上現在正是下班高峰期,要是不早點出發,等趕到那邊就太晚了點。

一個多小時後,等向南來到那家餐廳裏時,宋晴已經坐在二樓靠窗位置的座位上了,看到向南來了,她不緊不慢地站起身來,笑吟吟地招呼道:“向大哥,你來了。”

向南朝她點了點頭,來到對面的座位上,先將背包放在木制沙發上的另一邊,這才坐了下來,笑了笑問道:“京城那場拍賣會不是早結束了嗎?怎麽今天才回來?”

宋晴一雙小手捧著水杯喝了一小口水,輕聲解釋道:“本來拍賣會結束第二天我就打算回來了,後來聽香姐說,有個京城收藏家沙龍馬上就要召開了,正好我也想去看看能不能將手上的一部分藏品跟其他收藏家交換收藏,所以我就多留了幾天。”

“哦,有交換嗎?”

向南一臉感興趣的模樣看著她。

對於收藏圈的一些事情,他還是懂一點點的,在投資收藏圈裏,以物換物是非常普遍的一種交流方式。

有時候你看中了一件其他收藏家珍藏的藏品,而對方又不願意出售,那這種時候,用自己珍藏的古董來打動對方,以達成藏品交換的目的就顯得比較合適了。

很顯然,宋晴之前在京城參加的收藏家沙龍活動,也是有交換藏品的這樣一種需求存在的。

“沒有,只是達成了一個意向。”

宋晴擡起手來,輕輕理了理耳邊的發絲,笑著說道,“我的藏品大多都在魔都,就算當時想交換,也不可能現場進行啊。”

“也對。”

向南和宋晴稍稍閑話了幾句,就直接開門見山了,他有些迫不及待地說道,“對了,你之前說的那件北宋鈞窯殘器呢?讓我先過過眼。”

“喏,就在這裏。”

宋晴抿嘴一笑,從身旁的座位上將一個小提袋遞了過來。

要是看到其他人這麽迫不及待,她肯定會很反感,可看到向南這麽著急想要看一看那件北宋鈞窯殘器,宋晴就只覺得向南很可愛。

這是一個一心都撲在文物修復上的男人啊,認真的男人最迷人了。

向南倒是沒宋晴想得那麽多,他接過那個紙提袋,從裏面取出了一個古董盒,匆匆將蓋子打開,一眼就看到了躺在古董盒裏面的一只北宋鈞窯青釉紫斑缽殘器。

事實上,在宋代五大名窯中,鈞窯很特別。如果以“謙謙君子”來形容其它窯口的瓷器的話,那麽鈞窯瓷器就是“名門貴婦”了,它以“釉具五彩,艷麗絕倫”在五大名窯中獨樹一幟,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

盡管鈞窯瓷器是以青色為基本釉色,但它突破了以鐵元素作為呈色劑的局面,在瓷器燒造過程中加入了銅元素,創造出了銅紅釉窯變技術,為後來出現的釉裏紅、祭紅、郎窯紅等多種釉色打下了基礎,也正是因為此,鈞窯又有著“彩瓷鼻祖”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