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智商稅

“之前在翻看這次拍賣會的拍品畫冊時,也沒發現什麽特別中意的玩意兒,倒是對一件清康熙黃地綠龍紋碗還有點興趣。”

閆君豪笑了笑,轉頭看了夏振宇一眼,問道,“夏叔,您這次過來,應該不會跟我一樣只是過來看一看的吧?”

“我倒是對一件南宋官窯小杯挺有興趣,等到了正式拍賣時,再看看競拍的人多不多吧,價格要是超出預期,我就算了。”

夏振宇灑脫得很,實際上到了他這個年紀,倒真不怎麽在意收藏的古董能升值多少了,純粹就是一個“千金難買我樂意”的心態,感覺值了,就拍了,感覺不值了,也就不拍了。

尤其是在近些年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泡沫橫生的時期,花超出原本價值太多的價格去競拍一件古董,完全沒必要。

說著,夏振宇又轉過頭來看了看向南,笑道,“向南,跟我去看看那件官窯小杯?”

向南點了點頭,說道:“行。”

“那咱們走吧。”

夏振宇朝向南招了招手,又對閆君豪說道,“你也去看看你那件黃地綠龍紋碗吧,要是看不準,再過來找向南。”

說著,他就直奔中間那一處最顯眼的展櫃走去。

向南:“……”

我這是跑這兒來當工具人了?

他一臉無語地搖了搖頭,還是擡起腳來,跟在夏振宇的身後往前面走去,至於夏海,他始終緊跟在夏振宇的身邊,幾乎是寸步不離,倒是有點像貼身保鏢。

在拍賣會的預展中,拍品的擺放是有講究的。

一般情況下,精品拍賣物都會放在整個展覽大廳的最顯眼處,比如,正對大門的中間位置。因為這個位置人流量大,而顯眼處的精品拍賣物往往可以提升整個預展的档次。

與之相反的是,離門口最遠,最不起眼的小角落,那裏所擺放的拍賣物,基本上都是不怎麽重要的,將它們擺放在那裏,純粹是湊個數,免得讓人覺得展廳裏的拍賣物太少了。

對於那些經常參加拍賣會的收藏家們而言,他們實際上也是懂得其中的道道的,就比如夏振宇,他所中意的這件南宋官窯小杯,拍賣估價在600萬到1000萬之間,在這場秋季拍賣會中,不說壓軸重寶,那至少也是能排得前五的,所以,它肯定就會擺放在最顯眼的中間位置。

當然了,也有一些收藏家喜歡往角落裏鉆,專門去看一些冷門的,便宜的拍品,他們心裏面大多都抱著“撿漏”的心態,要知道,即便是專業拍賣公司,遇到冷門的拍品,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當然了,能“撿漏”的畢竟只是少數,這不僅需要靠運氣,還要收藏家本身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

夏振宇來到中間位置的陳列台前,眼睛一掃,就看到了那件南宋官窯小杯,他伸出手來指了指,對向南說道:“向南,來看一看,這件官窯小杯,品相是不是很好?”

向南湊上來仔細看了看,這件官窯小杯造型簡約,紫口鐵足,通體施白釉,釉面溫潤如凝脂,器身鐵線開片自然,高雅大氣。

最難得的是,這件南宋官窯小杯輾轉700余年保存至今,渾身上下完好無損,沒有絲毫破損的痕跡。

官窯,是南宋宋高宗時期一些窯口專為宮廷燒制的瓷器,供禦撿退,在當時俗稱“官窯”。實際上,我們今天所稱的官窯,泛指歷朝官府燒造瓷器,其實,歷史上僅指南宋時期燒造的瓷器,後世再無此稱呼。

南宋官窯瓷器沿襲北宋時期的風格,規整對稱,高雅大氣,一絲不苟,享負盛名,在當時就是專供宮廷禦用,成品並不多,傳世到現在的,那就更少了,因此,這一件品相完美的官窯小杯,可謂是舉世稀珍。

“嗯,品相很好。”

向南左右看了看,發現邊上並沒有其他收藏家後,這才點了點頭,笑道,“我估計這件官窯小杯大概800萬左右就差不多了,再高就沒必要了。”

在拍賣會預展上,一般的收藏家都有默契,不會在公共展區當著其他人的面評論一件拍品,這也是擔心影響了別人的判斷。

夏振宇一聽,頓時感興趣了,問道:“你怎麽判斷的?”

之前那次香江春季拍賣會上,夏振宇並沒有跟向南他們坐在一塊兒,所以並不知道向南在那次“大出風頭”,他所預估的拍品價格,在最後成交時幾乎都相差無幾,把跟他坐在一桌的那幾個收藏家都給驚呆了。

“我自己有一套判斷標準的,不過也不一定準確,畢竟現在還沒正式開始拍賣不是?”

向南笑著擺了擺手,說道,“您要是真喜歡,買了也就買了,管它多少錢,反正又不差錢。再過個幾年賣出去,沒準還能賺一筆呢。”

“你這小子,敢情你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