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3D打印技術

既然張春君跟朋友去了洞庭山散心,不在辦公室裏,向南也就沒打算在這裏多待,和盧國強小聊了幾句,就告辭離開了。

回到公司以後,他還沒來得及坐下來喝杯茶,許弋澄就興沖沖地趕了過來,對向南說道:“老板,3D打印機廠家那邊已經把那件古陶瓷殘缺部位的補塊快遞過來了。”

向南問道:“修復了嗎?”

“早上剛收到的,這不是還等著讓你過去先看一看嗎?”

許弋澄搖了搖頭,說道,“我和姚嘉瑩他們倒是先看了看,這補塊應該是用瓷粉打印出來的,不論是強度還是細膩程度,都挺不錯的。”

“那去看看吧。”

向南並不排斥高科技產品介入到文物修復當中來,否則的話,他也就不會在金陵那邊開設文物修復研究所,而且還率領團隊研發出兩款古書畫修復產品來了。

對於這3D打印機,向南抱著同樣的態度——只要能提高文物修復師修復能力,加快文物修復速度,並且修復效果不錯的產品或者設備,那都是好東西。

跟在許弋澄的身後,向南很快就來到了古陶瓷修復室。

修復室的正中央,擺著一張寬大的陳列台,陳列台上其它修復好的古陶瓷器已經被清空了,上面擺了一件青花釉裏紅瓷器,只是瞄了兩眼,向南就認出來了,這是一件清乾隆年制豆青青花釉裏紅加白松鶴大天球瓶。

這件青花釉裏紅大天球瓶從上到下遍布著一道道縱橫交錯的裂痕,也不知道當初是怎麽碎的,這模樣看著就有些淒慘。

除了一道道裂痕之外,在瓶身上還有兩個嬰兒巴掌大小的殘缺之處,殘缺的地方,正好覆蓋了圖案上的松樹枝幹和針葉團簇。

在這件青花釉裏紅大天球瓶邊上,則平放著兩塊略有些弧度的瓷片,看它們的大小,應該就是3D打印機廠家郵遞過來的那兩塊補塊。

除了許弋澄,姚嘉瑩、覃小天、王民琦、老戴和那位新來的光頭資深修復師沈忠偉,也都圍在陳列台四周,一臉好奇地看著。

“3D打印出來的瓷器補塊,有這麽新奇嗎?”

向南心裏嘟囔了一句,撇了撇嘴,伸出手來拿起一片補塊,用另一只手的指肚輕輕在表面上摩挲了一下。

從分量上看來,這補塊入手有點沉,應該是瓷粉打印出來的,從手感上來講,補塊正面有圖案的部位很光滑,一點也不糙。

不過,這打印出來的圖案,單獨看上去沒什麽異常,可將它放在原器物邊上一對比,這就很明顯了,補塊上的圖案生硬死板,遠遠沒有原器物上的圖案那麽靈動,有生氣。

而且,從側面看過去,這補塊表層像是塗了一層反光膜似的,看起來亮晶晶的,像是上面覆蓋了一層白光,圖案都看不清。

如果補塊都是這樣的,那肯定不行。

向南皺起了眉頭,看了看許弋澄等人,舉了舉手裏的補塊,問道:“你們也都看了,感覺怎麽樣?”

“材質和大小是沒問題,不過這紋飾不能用打印的。”

姚嘉瑩看了看許弋澄等人,見他們沒有說話的想法,自顧自地說道,“3D打印機的好處,估計有點類似‘以瓷補瓷’吧,在強度方面的確比我們之前用牙粉、石膏做的補塊要好很多,但其它的方面,也就那樣。”

向南點了點頭,又看向其他人。

“如果只是在強度上有所提高,我覺得大可不必。”

覃小天見其他人都看向了他,有些不自覺地擡起手來摸了摸鼻子,說道,“我們用牙粉加膠粘劑制作的補塊也並不差什麽,尤其是古陶瓷文物本來就是用來鑒賞的,要是摔碎了,就算是‘以瓷補瓷’也沒用,照樣會摔碎。更何況,咱們真要買了3D打印機,還得招一個人來專門操作3D打印機呢,劃不來。”

說完,覃小天也忍不住有些沾沾自喜,自己考慮得多周到,得為公司省錢啊,多招一個人,每個月還得付工資呢。

“3D打印技術對文物修復工作還是有一定幫助的,比如陜省博物館,就曾經利用3D技術制作了一件西漢匈奴的鹿形金怪獸仿品用來展示,而原件就可以更好地保存起來。”

許弋澄這會兒也沒再嬉皮笑臉,他一本正經地說道,“3D打印技術,可以在不接觸文物的情況下,通過立體掃描、數據采集、繪畫模型打印等一系列步驟,對文物進行修補或者復刻,而咱們傳統文物修復工藝,基本上都是直接在文物表面上操作,實際上還是很容易對文物造成二次傷害的。”

頓了頓,他繼續說道,“所以,我覺得還是不要太早下定論,一項技術的發展,它在應用層面上的範圍是不斷擴大的,3D打印技術目前來講還談不上普及,現在文物修復領域應用得不多,誰知道以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