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速度不快,動作很穩

這件青銅龍形器,修復工藝最難的部分,實際上還是給補塊鏨刻紋飾,這一步已經被向南給完成了,剩下的工藝雖然也很復雜,但相對於鏨刻紋飾而言,則要簡單得多。

青銅龍形器的龍頭,呈扁寬形,兩側有類似牛角的兩根向後彎曲的犄角,犄角上方遍布蟠虺紋,犄角中間的頭頂上還長有獨立一角,雙眼凸出並呈菱形,嘴巴寬大且呈現閉合狀態,頜下有八字形短須。此外,鼻子兩側的臉頰上,也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蟠虺紋。

整個龍頭精致,且復雜,向南足足花了小半天的工夫,才將整個龍頭的青銅器殘片給焊接完成。

做完這些之後,向南長出了一口氣,回頭看了看盧國強他們那邊,盧國強兩人已經完成了一半龍身的焊接,剩下的已經不多了。

向南歇了一小會兒,又繼續埋頭苦幹了起來。

……

樓下的古陶瓷修復室裏。

王民琦盯著工作台上的這一堆道光年間的青花纏枝蓮紋粉彩十八羅漢圖扁方瓶的殘片看了好一會兒,依舊坐在那兒沒有絲毫動靜。

坐在邊上的覃小天看不下去了,伸手捅了捅他,打趣道:“喂!別盯著了,你把它盯懷孕了怎麽辦?”

“我去你的吧!”

王民琦看也不看他,伸手把覃小天的手打開,自顧自地說道,“不等老師了,我得先動起來,總不能一遇到麻煩我就退縮,要是這樣的話,我一輩子都沒辦法進步。”

“有覺悟!”

覃小天朝他豎起了大拇指,贊道,“那還等什麽?擼起袖子加油幹吧,我支持你!”

“你支持有個屁用,一會兒要是老師沒來,你幫我將這殘缺部位給作色了,那才是真支持!”

王民琦白了他一眼,也不理他,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取了一個臉盆,用清水調制了一些肥皂水,然後將桌上的古陶瓷殘片放進臉盆裏,就開始采用“皂液洗滌法”,對這些殘片表面的汙垢進行清理。

皂液洗滌法對於清除器物表面的油性汙垢十分有效,大部分古陶瓷器物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來進行清洗。

不過,低溫燒制的陶器、彩繪陶器,以及風化粉化嚴重的器物不能用這種方法,因為這些器物遇到水以後容易酥解,彩繪陶器上的彩繪紋飾也會因為水洗而遭到破壞。

將這些古陶瓷殘片用肥皂水清洗了一遍之後,王民琦又用清水將它們沖洗幹凈,然後把它們放在工作台上等待晾幹。

在等待晾幹的同時,他也沒閑著,拿起這些古陶瓷殘片開始拼對,與此同時,他也在這些古陶瓷殘片上面做著標記。

這些標記的作用,可以讓修復師在眾多的古陶瓷殘片中,迅速找到相鄰的兩塊,這樣一來,也可以節省一點時間。

等完成拼對之後,這些古陶瓷殘片也基本上晾幹了,王民琦深吸了一口氣,臉色變得嚴肅而認真起來。

他要開始粘接這些古陶瓷殘片了。

實際上,在作色、仿釉之前,拼對粘接、配補、加固以及打底這些古陶瓷修復工藝,王民琦並不會覺得有多麽復雜,他並非是文物修復科班出身,也不是藝術類專業的畢業生,學習繪畫基礎,這還是來到魔都之後,才開始跟著向南開始一點一點慢慢學的,所以,他在這方面的確是要薄弱一些。

這也是為什麽每次碰到紋飾或圖案復雜的古陶瓷器物時,王民琦總會有些心虛,沒辦法,根子不紮實,底氣不足嘛!

說起來還挺有意思,之前他跟覃小天一起到魔都文物局參加古陶瓷修復師等級考核時,也不知道是不是運氣太好的原因,竟然讓他選中了一件青花瓷器,這才讓他輕松過了關。

如果當時他選了一件人物故事罐,或者其它圖案復雜的古陶瓷器物來修復的話,估計他這會兒還只是個普通古陶瓷修復師呢。

王民琦沒有時間去感慨這些,他調制好AB膠之後,先是找到這件扁方瓶的瓶底部位,將裂成兩塊的瓶底用粘合劑粘接在一起之後,便按照從下往上的粘接原則,開始一塊一塊地往上修補起來。

速度不快,動作很穩。

古陶瓷殘片間的每一道粘接縫隙,都是一樣的細如發絲,這也跟王民琦的修復質量有很大的關系。

如果粘合劑塗抹厚了,粘接縫隙就會變粗,可粘合劑薄了,殘片粘接的強度就會不夠,因此,一切都要剛剛合適才可以。

這個合適的度,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只能依靠修復師在長期的實踐操作中,自己慢慢去摸索,去掌握。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民琦手中的這件古陶瓷器已經漸漸“長高”,幾乎已經快恢復半只扁方瓶了,到這裏時,他的手上忽然一頓,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