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1章 考驗一下

許弋澄在向南這兒坐了一會兒,就回去做事了,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他已經可以熟練處理公司的各項事務了,空出來的時間,也能夠回到古陶瓷修復室裏,自在地修復一兩件文物了。

他雖然也很年輕,可他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兒,自然不會跟向南一樣,想著要再去學一門新的文物修復技術。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向南那樣的天賦,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過向南那樣的生活。

至少,許弋澄還是喜歡輕松自在一些:文物修復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可並不只有文物修復。

生活裏,還有更多的精彩,等著他去體驗呢。

等許弋澄離開後,向南也沒有閑著,他打開電腦,又開始看起了自己之前下載的紡織品文物修復技藝的資料看了起來。

紡織品文物具體處理的技術有很多種,比如加固技術、清洗技術、針線法技術等。

加固技術主要針對的是粘附在器物之上的紡織品。

比如燕趙省藁([gǎo])城台西村商代遺址、陜省寶雞茹家莊西周墓中,用絲綢或麻布包裹銅觶([zhì])、銅鏡、刀劍、鐵盆,作為隨葬品埋入地下。

像這種紡織品文物,一般情況下,都會和被裹附器物身上的銅綠鐵銹粘在一起,很不容易取下來。

因此,文物修復師在去掉織物表面的泥土和雜質之後,再用絲網貼在采樣的織物上進行加固,以防織物散落下來。

然後,將取下的標本按照織物的紋路或密度拼接起來,粘貼在稀疏的錦綸絲網上,下面填上棉花或絲綿,再裝進有機玻璃盒裏保存。

後來,荊楚省文物保護人員將紡織品文物的加固技術,從絲網加固法改進為用微生物法來加固脆弱的絲織品。

主要的原理是,利用乳杆菌分解絲綢角質化的物質為糖類和有機酸,並將這些代謝物用醋酸杆菌轉化為纖維素,從而達到加固已經沒有強度的絲綢的目的。

而清洗技術,則是對紡織品文物表面的泥土或雜質進行清洗的過程。

事實上,國外已經有專家對紡織品文物表面的有些汙漬該不該洗掉以及洗掉後的利弊進行了討論,有的專家甚至開始質疑是不是應該對紡織品文物應用不可逆的濕洗操作。

然而,這種質疑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實際上,紡織品文物表面的泥土和其它雜質不清洗掉,只會持續不斷地對紡織品文物造成傷害,縮短紡織品文物的留存時間。

因此,對於紡織品文物的清洗,只能遵循文物修復的最小幹預原則,盡可能地留存文物本身的歷史信息。

此外,紡織品文物清洗過程中,水質的好壞也會對紡織品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比如,普通自來水含有雜質和重金屬鹽,如果用自來水來對紡織品文物進行濕洗或回潮操作,不但會影響清洗效果,而且還會帶來新的汙染;而軟化水存在大量的鈉離子,對某些染色的紡織品文物造成的傷害非常大。

總之,使用什麽類型的水來清洗紡織品文物,還要考慮到紡織品文物的材質與老化等種種情況,並不能一概言之。

在今天上午修復那件清朝紫地緙絲龍袍時,黃雲軒老師也因為龍袍殘破程度比較嚴重,放棄了濕洗操作,而是選擇了用微型手持真空吸塵器來清除龍袍內的灰塵等雜質。

當然,選擇用吸塵器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件龍袍始終都是保存在箱子裏,表面上並沒有太多灰塵和汙漬。

……

這一整個下午,向南都在仔細翻閱這些紡織品文物修復技藝的資料,也對上午黃雲軒老師講的那些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二天上午,向南又早早地來到了魔都歷史博物館,黃雲軒已經在辦公室裏等著了。

看到向南以後,他笑著說道:“下次你再來,如果在辦公室沒看到我,就直接到三樓的修復室裏來,只要沒出差,我一般都在這兩個地方待著,你也不是客人,我以後就不專門等你了。”

向南點了點頭:“好的,老師。”

“那走吧,咱們繼續修復龍袍去。”

黃雲軒笑了笑,手裏端著一大杯茶水,轉身就出了辦公室的門。

這大茶杯還是昨天下午下班後專門去超市買的,就是為了給向南上課時用的。

昨天上午就是吃了沒帶茶水的虧,口幹舌燥地講了一上午,結果一整個下午,嗓子眼都是火辣辣的。

真是太虧了。

到了修復室以後,黃雲軒將手裏的茶杯放在工作台一旁,再將那件紫地緙絲龍袍小心地取了出來,平攤在工作台上。

“昨天我們給龍袍除了塵,下一步我們該做什麽?”

黃雲軒並沒有直接上手做事,而是忽然問起了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