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6章 是禍躲不過

熊嘉正的辦事效率還是很快的,向南回到青銅器修復室以後沒多久,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就帶來了一位高高瘦瘦的年輕人,這年輕人的脖子上掛著一台專業的單反相機,什麽型號向南不認識,反正他對攝影又沒有多大的興趣。

向南迎了上去,然後帶著他們往陶勇那邊走去。

攝影的時候,還是需要他來指揮一下,免得這攝影師找不到重點。

看到向南過來了,陶勇擦了擦手,一臉埋怨地說道:

“向南啊,你得找熊館長說說啊,這參觀的人來來去去的,我都不敢做事了,就怕他們弄出個大響動嚇我一跳,把本來就脆弱的殘片給弄碎了。再這麽下去,我可做不了這事了,你你你,你換個人來吧。”

“陶老師別急啊,我這不是專門來解決這事的嘛。”

向南笑著指了指身邊那位年輕的攝影師,說道,

“我已經跟熊館長商量過了,請了一位攝影師過來,把漆器殘片上的人物畫像和文字傳記全都拍下來,然後制作成大圖片,專門放置在一個參觀室裏,想看的人就全都到那裏去好了。”

“圖片跟實物可不一樣。”

陶勇一臉不相信,說道,“你這一招兒可不一定有用,要是那些人還來怎麽辦?”

“我跟熊館長說了,一律不讓來!”

向南笑了笑,說道,“就是文物局的大佬也不讓進。”

“行啊,你小子!還真看不出來,你這麽牛氣,哈哈!”

陶勇這才笑了起來,擡起手指了指向南,“行,真要來人了,我也不怪你,我自己把他們趕出去,他們想幹嘛我管不著,影響我做事,那可不行!”

老頭子也是有脾氣的,讓你們折騰了這麽幾天,還真拿我當成軟柿子來捏了?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呢!

兩個人閑聊了幾句,向南就指揮著那個年輕的攝影師,給那些漆器殘片拍了一些照片,然後就打發他回去了。

做完這些事後,向南又和陶勇打了聲招呼,繼續回到盧國強身邊挑選起青銅器來。

“我看啊,你也別選來選去的了,我這裏有一件比較有趣的殘損青銅器,幹脆你拿去修好了。”

盧國強看到向南一直糾結,便忍不住笑道,“這一件三足青銅器,有考古專家認為這是一件火鍋,因為它有使用過的痕跡,炭盤裏有炭跡,鍋內也有使用過的跡象,甚至還有板栗、荸([bí])薺、菱角等殘留物。”

“三足器火鍋?在哪兒呢?”

向南果然很感興趣,他沿著盧國強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件殘損的火鍋形狀的青銅器,這件青銅器上端是一個肚大口小的容器,便於蓋上蓋子,下端連接著一個炭盤,之間並沒有連通。

不過,下端連接的炭盤因為受到擠壓,已經斷裂開來,上端的容器也殘缺了一部分,而且嚴重變了形。

火鍋,古稱“古董羹”,由於食物投入沸水時會發出“咕咚”的聲音而得名,它是華夏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烹煮方式。

關於火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在華夏三國時期或魏文帝時代,那時的“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

《魏書》記載,三國時代,曹丕代漢稱帝時期,已有用銅所制的火鍋出現,人們使用火鍋煮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但當時並不流行,後來隨著烹調技術進一步的發展,各式的火鍋也相繼閃亮登場。

另一種說是火鍋始於東漢,出土文物中的“鬥”就是指火鍋。

海昏侯墓裏出土的這件三足青銅器,如果真是火鍋的話,那火鍋現世的時間又將被往前推到西漢時期。

“這海昏侯墓,是故意冒出來跟現有歷史學家們作對的嗎?”

看著面前的這件殘損的三足青銅器,向南的腦海裏忍不住冒出了這麽一個念頭。

當然,這是開玩笑的想法,但不可否認的事,海昏侯墓出土的這些文物,將會改變很多人的固有認知。

這也讓向南對於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越發的敬佩與驚嘆。

“盧老師,那我就修復這件三足青銅器好了。”

向南和盧國強打了聲招呼,便稍稍收拾了一下邊上的工作台,然後開始給這件三足青銅器作除銹處理。

這三足青銅器並不是一件規則的器物,造型有些復雜,因為清理起來並不容易,向南一直忙到下班,才算是將它從內到外徹底清理幹凈。

再將清理過後的三足青銅器塗上防護液後,向南長舒了一口氣,正準備喊上盧國強一起去吃晚飯,放在口袋裏的手機就震動了起來。

他拿出手機一看來電顯示,頓時感覺有些頭大,電話居然是何雨萱打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