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9章 實踐考核

其他人都覺得三位老專家是在“為難”向南,可向南卻覺得這些問題實在是太簡單了,都沒感覺到有什麽難度,反正這些問題他都看到過,至少還沒有超出他的知識範圍。

“這三位老專家以前都不主持修復師等級考核的,現在專門跑來做我的考核專家,不會就是為了給我‘放水’吧?”

向南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道道來,只好將原因歸結在了這上面,不過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勁,

“真要‘放水’,也應該有人提前跟我打個招呼啊!”

搖了搖頭,不想了,簡單就簡單吧,沒準資深修復師等級考核,就是這麽簡單的呢。

這想法幸好也只是在向南腦子裏轉一轉,要是從他嘴裏說出來,站在一旁圍觀的那十多二十位青銅器資深修復師估計一個個都得氣得吐出老血來:

“這問題叫簡單?很刁鉆了,大哥!連青銅器出土的水坑、臟坑、發坑這些都問出來了,要是換一個見識不多的修復師,估計連聽都沒聽過這些詞!”

“這簡直就不是青銅器資深修復師等級考核,估計國家級考核的難題也就這個程度了吧?”

“……”

第一部分專業知識考核結束,向南可以說是完美通過。

三位負責提問的老專家們面面相覷,沒錯,他們是故意“為難”向南的,倒也不是對向南有什麽惡意,純粹是好奇心發作了,想要看看這位文物修復界裏名聲大噪的“奇才”,究竟是不是名副其實?

他能夠在剛剛接觸青銅器修復技藝才半年多的時間,就來參加資深修復師的等級考核,這就說明他對於自身的實力是很有自信的,這要是不多問幾個難一點的問題,怎麽體現我們老專家的知識淵博?

只是,三位老專家也沒想到,事先琢磨了好久的“難題”,在向南的面前根本就沒起到作用,實在是——

太欺負老頭了!

“不行,第二輪考核實際操作,一定要難一點!”

三位老專家統一了共識,決定給向南再加點難度,不然自己就太沒面子了。

三個人眼神交流了一下,馬老專家輕輕“咳”了兩聲,微笑著對向南說道:

“向南,你的專業知識儲備還是很豐富的,這說明你看過很多資料,這很好。不過,文物修復師,最重要還是實踐操作能力,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文物修復實踐中來。”

說著,他看了看何、錢兩位老專家,又回頭接著說道,“我聽說,你在修復古書畫和古陶瓷時,速度極快,這樣吧,我們也不進行單獨的工藝考核了,這邊有一件殘缺的商朝時期的青銅鸮([xiāo])面紋方尊,你將它粘接配補完就成了。”

他擡眼一看,發現圍觀的一眾修復師們一個個眼珠子瞪得老大,滿臉驚愕的模樣,似乎感覺自己這麽做好像的確過分了點,於是幹咳了兩聲,解釋了一句,

“向南,這件青銅鸮面紋方尊,也是出土於海昏侯墓中的,你把它修復了,其他人也就少修復了一件,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場地,沒什麽問題吧?”

“沒問題。”

向南扭頭看了一眼旁邊工作台上的那件青銅鸮面紋方尊,笑著點了點頭。

這件青銅鸮面紋方尊呈不規則的方形,口沿外撇,鼓腹,底座呈正方形,器身上有八條直棱,分別分布於四角和器身正中,器身上則裝飾有浮雕鸮面紋,整個器物器形、紋飾十分精美,應該是海昏侯從前朝留存下來的古物。

鸮,通梟,在青銅器紋樣中指的是俗名貓頭鷹的猛禽,是商代人崇拜的圖騰之一。

實際上,鸮和梟並非同一種鳥類,但在青銅器紋樣中已經很難加以區分。

鸮形紋這種紋樣,僅見於殷墟時期的青銅器。不但有鑄出的鸮形紋樣,也有仿鸮的器形。

在周朝時的青銅器上,至今尚未發現鸮形紋樣。

在晉省博物院裏,就收藏了一件“網紅文物”,它就是商代晚期的鸮卣([yǒu],酒器),它的造型就是兩只貓頭鷹背靠背站立,以蓋為首,以器為身,有四足,蓋上有一捉手,工藝精湛細膩,紋飾精美。

這件鸮卣,有著圓圓的大眼睛、尖尖的小鼻子,胖乎乎的短翅膀,像極了前些年風靡一時的網絡小遊戲“憤怒的小鳥”,一時間被網友們戲稱為“最萌”文物。

言歸正傳。

向南看到的這件青銅鸮面紋方尊,實際上破損得並不嚴重,它渾身長滿了綠銹,口沿處有一塊小孩巴掌大小的缺口,其他地方倒是沒有什麽太大問題,也就是說,向南只需要將殘缺的部位配補完,再焊接上就可以了。

這個對於向南來說,並不算難。

事實上,實踐考核的內容,比他之前修復的殘碎的青銅劍,以及丁春城讓他修復的戰國青銅鏤空龍紋戈都要簡單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