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7章 最罕見的青銅器品類

“真是個懂生活的人啊。”

亭台樓閣,池館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幾株紅梅點綴其間,讓這略顯單調的冬色也變得靈動了起來。

向南看著面前這一切,忍不住暗自咋舌。

金雞湖畔的這個高档住宅區,他是聽說過的,據說這裏的住宅售價奇高,一套就要一個多億,普通人就是幾輩子不吃不喝,都不一定買得起一套。

隨著馬玉川一路前行,穿越了曲折蜿蜒的廊道,來到了會客廳裏。

會客廳裏的擺設,倒沒有太過奢華,偌大的空間裏,只是隨意擺放著一張看上去有些年頭的茶藝桌,後面的墻壁上則掛著幾幅清新雅致的水墨畫。

向南隨意瞄了幾眼,就可以看出這幾幅水墨畫並不是什麽文物,而是書畫店裏一兩百塊錢就能買好幾幅的印刷品。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來,傳聞中馬玉川生活簡樸似乎並不是什麽空穴來風,如果這處小區不是他們自家公司開發的話,讓他自己掏一個多億買下這麽一處住宅,他也不見得會願意。

在茶藝桌兩側坐下之後,馬玉川將茶壺、茶盞用開水煮了一遍,然後又開始燒水泡茶。

張春君似乎顯得有些不耐煩,說道:“你不是說喝茶喝飽了嗎?別泡茶了,帶我和向南去看看你那件青銅羊觥。”

“不用這麽急吧?這才剛下車呢,好歹也得先喝口水歇一歇。”

馬玉川早就知道張春君是什麽性子的人,自然不會生氣,他笑呵呵地說道,“再說了,這都快中午了,還是先吃了午飯再說吧。”

說著,他也不管張春君,轉頭對向南笑道,“向專家是金陵人,咱們也可以算是老鄉了,你以前到過姑蘇嗎?”

“馬先生不用那麽客氣,叫我向南或者小向就可以了。”

向南笑著說道,“以前一直在學校念書,後面又跟著幾位老師學習修復文物,倒是沒有機會出來遊玩,姑蘇我也是第一次來。”

“呵呵,那我就占你的便宜,叫你小向好了。”

這時候,燒水壺裏的水已經燒開了,正“汩汩”地冒著熱氣,張春君一邊拿起水壺熟稔地泡著茶,一邊擡頭看了向南一眼,笑道,

“姑蘇城有著2500多年的歷史,歷史文化底蘊還是很深厚的,不說別的,光是拙政園、寒山寺裏面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你要是有時間的話,我倒是可以給你當一回向導。”

向南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那以後要是有機會,一定麻煩馬先生。”

張春君坐在一旁喝著茶,默不作聲,倒是向南和馬玉川兩個人聊得很開心。

喝了兩泡茶,午飯的時間就到了。

也許是因為來了貴客,午餐倒是豐盛,但並沒有什麽山珍海味,大多是一些家常小菜。

向南對吃食一向沒什麽要求,再加上和馬玉川交談了一番,覺得這個人還蠻有意思,這一頓飯倒也吃得很舒心。

吃過午飯後,張春君歇了一會兒,最終還是耐不住了,皺著眉頭說道:“茶也喝了,飯也吃了,現在該去看看青銅羊觥了吧?”

“你呀你呀,就是沉不住氣。”

馬玉川搖了搖頭,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說道,“跟我來吧,那件青銅羊觥我已經讓人取過來了,就放在書房裏。”

說著,他對向南笑了笑,便轉身朝前走去。

張春君精神一振,也急急忙忙跟了上去。向南等他走出去了幾步,才邁開腿,不緊不慢地走在後面。

馬玉川的書房設在二樓,是一個南向的大房間,走進去,便能看見一個碩大的雙開木制窗戶,精致的鏤空雕花,頗顯匠心,站在窗口往下望去,便能看到露天中庭裏的亭台軒榭、小橋流水,頗為寫意。

門口兩側是內嵌式的木制書架,書架直抵天花板,氣勢驚人。在靠窗的位置,則擺著一張藤條躺椅,一旁放著一張半人高的案幾,案幾上倒扣著一本翻了一半的書,還有一個深紅色的木制古董盒。

馬玉川轉頭看了看張春君,問道:“在這裏看,還是直接去隔壁的修復室裏看?”

“在這裏看像什麽樣子?”

張春君毫不猶豫地說道,“到修復室裏去,一會兒還是要在修復室裏修復的。”

說完,他就轉身出了書房,往修復室裏去了。

“嗯。”

馬玉川點了點頭,拿起古董盒,和向南一起跟了過去。

馬玉川所說的修復室,裏面完全是按照魔都博物館青銅器修復室來布置的,窗前擺放著一張工作台,工作台上面則是一台開口頗大的抽氣機,一旁的立式櫃裏,擺放著各種工具和材料,當然,也少不了一些必需的藥劑。

馬玉川走進修復室後,便將古董盒放在了工作台上,然後站到了一旁,向南則站到了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