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2章 向南:“打鐵的”

經過兩三天時間的靜置,那些被拆下來的明代銅獸面紋仿青銅器小杯碎片,最終沒有再生出銅銹來,向南長舒了一口氣——

總算可以再進行下一步的修復工藝了。

這些碎片如果再次生銹,那就要重新除銹一番,然後又要放置幾天,如此循環往復,麻煩且不說,還需要消耗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許年前都不一定能修復得完這件仿青銅器小杯。

“老師,這青銅器都變成碎片了,還能修復?”

康正勇站在工作台旁邊,瞪大了眼睛看著擺放在桌面上的十來塊青銅器碎片,腦子裏有點懵。

他曾經看過向南修復古陶瓷,當然也清楚古陶瓷就算摔成了碎片,依然可以用502強力膠或者環氧樹脂粘合劑將它黏合復原,但一堆青銅器碎片,也能用膠水粘起來嗎?

“當然能修復,這跟古陶瓷修復沒多大差別。”

向南一邊收拾著工具箱裏的各種工具和材料,一邊擡頭看了康正勇一眼,笑著問道,“怎麽,你有興趣學習一下青銅器修復工藝?”

“沒有,沒有。”

康正勇連忙擺手,苦笑著說道,“古書畫修復我都還沒鉆研透呢,哪裏還敢三心二意?我這輩子就打算耗在古書畫堆裏了。”

“嗯,與其什麽都會,什麽都不精,還不如將一門技術練到極致,能做到這一點,未來文博界裏必定會有你的一席之地。”

向南贊許地看了康正勇一眼,他的這個學生,心態很好,不貪多求全。

只要能沉下心來集中精力只做一件事,哪怕天賦差一點,未來的成就也不會低。

向南的年紀比康正勇還要小,對康正勇說這番話,在旁人看來是有點可笑的,可聽在康正勇的耳朵裏,卻是再正常不過了,他抿著嘴使勁點了點頭,應道:

“嗯,我知道了,老師。”

向南笑著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麽,而是在工作台前的椅子上坐了下來,先將桌面上已經除過銹的仿青銅器小杯的那些碎片一點一點地拼對成型。

在這個過程中,他並沒有采用錫焊或者粘接法,此刻拼對成型,只是為了分辨清楚哪些碎片是變了形的。

將這些變了形的仿青銅器小杯碎片挑揀出來,接下來才是除銹之後的第二步,整形。

出土的青銅器,由於長時間遭受泥土擠壓或其它傷害,其形狀往往會出現變形,因此,在修復的過程中,這些變形的部位往往就需要整形。

青銅器整形的方法有錘打法、模壓法、鋸解法、加熱整形及其物理整形等。

選擇方法的依據,要看器物的類型、變形程度、變形部位以及銅器的質地,並沒有固定的套路可以遵循。

但無論選擇哪一種整形方法,有一點都是必須要注意的,那就是器物整形到什麽樣程度,必須嚴格尊重史實、掌握標準,決不能自我臆造。

就比如之前說過的華夏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那件西周時期的青銅劍,其劍身彎曲近似九十度,這很可能涉及到當時的一種葬俗“毀器葬”,修復師要是將劍身掰直了,那這個信息點也就丟掉了。

向南將這些變形的仿青銅器小杯碎片挑揀出來後,拿起來仔細看了看,腦海裏頓時就浮現出了青銅器修復老專家丁春城老爺子在修復類似器物時所采取的手法。

此刻,他手上的這件仿青銅器小杯是明代的,距今也才六百多年的歷史,和春秋、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相比較而言,這件仿青銅器小杯無論是延展性還是韌性,都要好得多。

因此,只是略略思考,向南就決定采取捶打法,來對這些仿青銅器小杯的碎片進行整形。

所謂捶打整形法,指的是針對那些胎質厚、延展性較好、韌性強的青銅器進行局部坑陷的整形方法。

如果青銅器是圓形、有弧度和凹面的器物,可以根據弧度的大小,制作出不同弧度的鉛砧等器具,墊在變形部位,然後用鉛錘在反方向進行捶打,使弧度或凹面逐漸向裏收縮或擴散,直到恢復原貌。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鉛錘敲打錘擊器物時,要注意有節奏、時緊時松,敲敲停停,千萬不能一股腦兒地敲砸到底,這樣被整形的器物很容易就會被敲斷裂。

向南將變形了的仿青銅器小杯碎片放在合適的鉛砧上,然後拿起一把鉛錘,開始捶打了起來。

康正勇站在一旁,看著自己一向溫文爾雅的老師,此時正挽著袖子站在工作台前,左手拿著一把長柄的鉗子夾住一塊青銅碎片,右手拽著一把小鉛錘,正“叮叮當當”地在那兒敲打著,腦海裏忍不住浮現出了一個場景——

“這要是邊上再有個風箱式火爐,邊上坐著一個小孩在拉風箱鼓風,呃,那就更像是在打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