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5章 第二輪比賽開始(第2/4頁)

比賽負責人在主席台上這麽想著,台下也有人在嘀咕:

“誒?向南,這個名字感覺好熟悉的樣子。”

“你年紀大了,記性這麽差。”

另外一個人搖了搖頭,笑道,“向南不就是修復了國寶《千裏江山圖》的那個年輕人嘛!”

第一個人開口的那人又問道:“可是,這個人……也叫向南?”

“不可能的!”

第二個人直接打斷了他的話,說道,“絕對重名了,再說我在電視上看過那個向南,比這個帥多了。”

“……”

向南此刻哪有心裏理會別人在想些什麽,他上前小心抱起那個1號箱子,然後跟著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來到了1號臨時修復室。

這些臨時修復室,真的是臨時搭建起來的,用的材料也很簡單,就是可移動式三合板高隔斷。

由於是安置在陳列廳裏面,因此,這些臨時修復室連天花板都不需要。

修復室裏面的陳設也很簡陋,一張寫字桌,一張椅子,然後邊上放著一個工具箱。

工具箱裏面,有毛筆、砂紙、鑷子、各種膠水,以及調色盤等等。

當然,還有一個簡易的洗手池,用來沖洗毛筆、調色盤之用。

向南先將箱子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桌子上,然後將其打開,印入眼簾的,是一只青色釉的瓷瓶。

青釉,是華夏古代最著名的顏色釉,也是瓷器最早的顏色釉。

青釉並不是只有一種顏色,而是包含了多種精美的顏色: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綠、翠青等,但都泛有青綠色。

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裏寫道:“古瓷尚青,凡綠也、藍也,皆以青括之。古人將藍、綠、青統稱為青色。青色與碧玉相若,青翠、通透且溫潤。”

實際上,宋代“汝、定、官、哥、鈞”五大名窯,除了定窯之外,都屬於青釉瓷。

這只青釉瓶,破損得有些嚴重,向南將箱子裏面用來緩沖撞擊的泡沫塑料先取了出來,然後才將瓷瓶的碎片一件一件取了出來。

只是瞄了一眼,向南就已經篤定,這是一件宋代的青釉雕塑龍紋罐。

從比較大塊的那個碎片中,可以看出,這件青釉罐器型飽滿,撇口,短頸,園腹,圈足。

罐身雕塑雙龍、兩道平行波浪紋,一龍注視前方,一龍擡頭仰望,仿佛相戲於碧海中。

在罐身下方有垂釉。

所謂垂釉,指的是由於瓷器入窯焙燒時,釉汁因流動性過大而下流,在器物下部凝聚成蠟淚狀的物質。

這只宋代的青釉雕塑龍紋罐,瓶口已經整個地掉了下來,瓶身上的兩條雕塑龍,其中注視前方的那條龍相對完整,另外一條龍的龍頭也掉了,龍尾巴部分直接就消失不見了。

此外,罐身上的兩道平行波浪紋,也是時斷時續,像這種紋飾,一旦掉了,幾乎都找不到,只能在後續修復時補配。

向南仔細看了一遍,沒再發現什麽問題,也長舒了一口氣。

這只青釉雕塑龍紋罐,罐體還好,只是瓶口整個掉了,還有瓶口下方有一些缺損,但不大。

最復雜的,還是罐身上的雕塑龍和波浪紋的缺損,這個補配起來,就相當耗時間了。

向南都有些懷疑,自己在6個小時之內,能不能將這只青釉雕塑龍紋罐給修復完成。

要是他的這種想法,讓賽事組委會的那些領導和專家們聽見,估計都得摔碎一地的眼鏡:

限定6個小時的比賽時間,可不是讓你在6個小時之內就把破損的古陶瓷給修復好了啊!

我們會根據限定時間內,參賽者對古陶瓷的修復情況,進行一個評判,然後再打分排名,決出一二三等獎。

就是那些老專家們,他們平時修復文物的時候,兩三天能修復一件,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你居然想著6個小時就修復好一件?

是誰給了你勇氣,讓你敢產生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當然,領導和專家們並不知道向南的想法,所以,他還在為6個小時內修復這件青釉雕塑龍紋罐而努力。

無論是古陶瓷修復,還是古書畫修復,亦或者是其他類型的文物修復,實際上都有著相同而相對固定的程序。

向南幾乎都不用考慮,就開始了第一步——古陶瓷清洗。

古陶瓷的清洗分很多種,向南選擇了最簡單的水洗。

這裏所說的水洗,並非是用純粹的自來水去洗滌古陶器文物。

自來水中含有大量的漂白粉或氯氣等有害物質,對文物的損害是不言而喻的。

在古陶瓷修復中所指的“水洗”,是指利用去離子的蒸餾水,或者某些化學液體去清洗文物。

所謂“水洗”,這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而非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