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0章 半真半假黃龍碗

在“鬼市”輝煌的那幾年,正是民間文物藝術品交易偷偷興起時,好東西層出不窮。

那時候,很多人因為家境拮據,常常會將家裏祖輩傳下來的老貨,拿到“鬼市”裏交易,換取現金來改善生活。

除了家傳老貨,當然還有一些見不得光的老物件,悄悄流入“鬼市”之中。

那時,趟“鬼市”的人下手大都穩、準、狠,不同於現在買古董時的反復琢磨。

這並非當年去那裏淘老物件的,都是火眼金睛的“老法師”,而是因為不用與造假集團鬥智鬥勇。

而且,當年也沒有造假,最多是民國仿前代的,所以大家買得比較放心。

這幾年,由於大量的仿古工藝品充斥市場,老貨難覓,“鬼市”的吸引力已大幅下降,人氣也太不如前。

向南只是在這個陶瓷攤點上,略略地掃了一圈,臉上便露出了失望之色。

這個攤點之上,最古的也不過是民國仿前代的瓷器,而且數量還極少,只是大貓小貓三兩只,剩下的,就全都是現代工藝品作舊而成。

那攤主是個五十多歲的大漢,見向南皺眉,便笑了起來,問道:“小兄弟,沒看到中意的?”

向南不置可否,只是問道:“只有這些嗎?”

攤主聞言,笑了起來:“好東西當然有,就怕你舍不得!”

說著,他從身後的箱子裏,拿出一個用舊報紙包得嚴嚴實實的圓形物體來,然後一層一層小心翼翼地打開,最後露出一個鋥亮的瓷碗來。

向南用手電筒一照,待看清那個碗之後,頓時笑了起來,這碗有意思!

那攤主小心地用手托著碗底,一臉得意地說道:“小兄弟,這碗怎麽樣?這可是皇宮裏的皇後貴妃們用的,藍底黃龍碗!”

這攤主說得倒是沒錯,這碗確實是叫藍底黃龍碗,可皇後娘娘才看不上它呢。

清代皇帝後宮嬪妃的等級,一般是: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宮鬥哪有那麽容易,隨隨便便就能讓人落胎呢?

那麽後宮妃子為什麽明知不易還要爭奪?

因為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一個碗筷的起跑線上啊!

實際上,在清代後宮裏,包括瓷碗在內,還有一些食物和日用品的發放都是按照等級依次降低標準的,等級十分之嚴格。

皇後是可以使用珍貴的明黃色瓷碗的。

僅次於皇後的皇貴妃、貴妃和妃都只能使用裏白外黃的瓷碗。

而嬪,就只能用藍底黃龍瓷碗,貴人就用綠底紫龍瓷碗,常在只能用五彩紅龍瓷碗。

最低位的答應,就只能苦哈哈地用雜釉瓷碗了。

向南看到的這只清代的瓷碗,就是後宮嬪妃使用的藍底黃龍碗了。

那攤主見向南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更是得意,說道:“這瓷碗,可是我好不容易從京城一個倒爺手裏弄來的,小兄弟要是喜歡,我就便宜點讓給你,大三塊就可以了,就當交個朋友!”

“大三塊”,也就是三萬塊錢。

2004年,在長安舉辦的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一只清代康熙年款的藍底黃龍碗,估價在三萬到三萬五千元之間。

如今過去了這麽些年,如果再拿出來拍賣,價格翻一番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如果這只清代藍底黃龍碗是真古董,開價三萬塊,還真的很劃算。

攤主一開口,正蹲在邊上拿著手電筒低頭查看一只青花瓷罐的中年人忽然擡起頭,眼神發亮地盯著那只瓷碗看了一會兒,對向南笑道:

“小兄弟,這藍底黃龍碗,我看著挺喜歡,不如你讓給我?一會兒我請你吃飯!”

攤主一聽,立刻變了臉色,語氣嚴肅說道:“這位兄弟,可不能壞了’鬼市’的規矩,小兄弟沒說不要之前,別的人都不能開口。”

中年人聽了這話,訕笑一下,不再開口,卻是將目光投向了向南,一臉希冀,似乎是希望向南放棄。

康正勇一臉茫然,看不懂!

對於古陶瓷,他就是個純粹的門外漢。

在他的眼裏,攤主手裏的那只藍底黃龍碗挺漂亮,碗外壁是天藍色的底紋,一條明黃色的龍張牙舞爪,繞碗盤旋。

除此之外他就什麽也不懂了。

攤主說大三塊?

三塊錢,這碗確實挺值的,也不知道老師為什麽遲遲不說話,是不是忘了帶錢?

我口袋裏有啊!

向南是不知道康正勇心裏的想法,否則非得氣得笑出來。

他對攤主說道:“這碗能給我看看嗎?”

“可以,盡管看!”

攤主爽快地將手裏的藍底黃龍碗小心地放在向南面前的地上,又提醒道,“我醜話說在前頭啊,要是你不小心磕了碰了,你就得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