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3章 絕技再現

向南緩緩收回目光,忍不住嘆息了一聲,既為嶽飛的遭遇感到痛心,又痛恨昏君奸臣,為了苟且偷安,不惜割地求榮,陷害忠良。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據說,這首《題臨安邸》,是在臨安一家旅舍墻壁上發現的,作者是一名叫林升的南宋詩人。

這首詩,通過“杭州”與“汴州”的對照,不露聲色地揭露了“遊人們”的腐朽本質,也是南宋文人們對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以及對國家命運擔憂的一種寫照。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趙昚即位,嶽飛冤獄終於平反,將其以禮改葬在西湖棲霞嶺。

淳熙五年(1178年),為嶽飛追贈謚號“武穆”,宋寧宗時追封為鄂王,宋理宗時改謚忠武。

然而,已為時晚矣。

一代抗金名將嶽飛,終是魂歸天地。

偏安一隅,醉生夢死百年之後,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蒙元軍攻占南宋行在臨安,俘虜了五歲的南宋皇帝恭宗。

二月初五,臨安城裏舉行和平受降儀式,趙隰正式退位。

三年之後(1279年),崖山海戰失敗,隨著小皇帝趙昺、“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及趙宋皇族八百余人集體跳海自盡,眾多忠臣緊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至此,南宋徹底滅亡。

……

向南收拾了一下心情,再看長案之上的這幅《賜嶽飛批剳卷》,已經不帶任何情緒,在他眼中,這就是一幅需要他來“醫治”的破損的古字畫而已。

古字帖的修復,與古畫一樣,都是需要經過清洗、揭裱、修補畫芯、全色接筆等一系列程序,按部就班地做完這些就好。

這幅《賜嶽飛批剳卷》的修復,也是如此。

向南仔細觀察了一會兒,正準備燒水清洗之時,忽然想起了京派絕技“珠聯璧合”,上次自己在京城榮寶齋裏,通過那四冊《古詩源》,已經是看得清清楚楚了。

如果用“珠聯璧合”之法,來修復這幅古字帖上的蟲洞,想必效果比普通的碎補法,要好得多。

一念及此,向南頓時又興奮了起來,連忙下樓,讓鑒寶師馬師傅幫忙準備一些南宋時期的廢舊宣紙,拿來備用。

這類廢舊古宣紙,一般承接古書畫修復的店鋪裏多多少少都會備一些,就算沒有,臨時到其他店鋪裏,也能夠買得到。

囑咐完之後,他自己就急匆匆地跑到各個店鋪裏,又分別購置齊全了皂角、桂皮、花椒、蜂蜜、明礬和白芨等材料,又重新回到了聚寶齋裏。

馬師傅這時候也將向南需要的廢舊宣紙準備好了,看到向南提著大包小包的回來,連忙上前幫忙,他看了看袋子裏的桂皮和花椒,忍不住笑道:

“向專家,您這是準備鹵鳳爪還是鹵豬蹄啊?要不要我幫您去燒一鍋水?”

原本他只是開個小玩笑,沒想到向南竟然點了點頭,答應了:“好,那就辛苦馬師傅了,去幫忙燒一鍋水,水放多一些。”

馬師傅被噎了一下,他看了又看,確認向南似乎不是在開玩笑,這才一腦袋漿糊地去燒水了。

只是,他不明白的是,向專家不是說要修復那幅古字帖的嗎?怎麽又做鹵菜了?

想了半天沒想明白,馬師傅只好搖了搖頭。

年輕人的想法,咱搞不明白啊,還是安心燒水吧!

向南哪有工夫去理會馬師傅腦袋裏想的是什麽,此刻,他正從樓下提了一桶清水來到二樓的修復室裏,開始清洗古字帖了。

《賜嶽飛批剳卷》這幅古字帖保存得還算不錯,除了一些因為環境潮濕產生的黴斑,以及卷軸上留下的一些蟲屎外,並沒有什麽油汙、油漬等其它臟汙的地方。

因此,向南采用的清洗手法,就是常用的清水沖淋法:用排筆蘸飽清水,反復沖淋畫芯臟汙部分,直到將黴斑和蟲屎清除幹凈為止。

向南剛清理完古字帖,馬師傅就氣喘籲籲地跑上來敲門了:

“向專家,水燒開了,您打算鹵什麽呀?要不我來幫您吧,我鹵菜可有一手了!”

“鹵菜?”

向南奇怪地看了一眼略有些發福的馬師傅,一臉正經地說道,“我燒開水,是為了修復古字帖。”

馬師傅一臉茫然。

修復古字帖還要燒一鍋開水?

我讀書少,你可別騙我!

看著馬師傅的這副模樣,向南微微一搖頭,提起之前買的皂角、桂皮等材料,就下了樓。

熬煮堿性溶液的事情,還是得自己來。

倒不是怕京派絕技“珠聯璧合”會泄露出去,而是擔心如果真讓馬師傅來幫忙的話,誰知道他會不會忍不住就扔進去幾個豬蹄鹵一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