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9章 未來的路

在向南的心目中,理想的生活是:

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國家級文物修復中心,每天看著一件件破損或即將毀滅的文物,在自己的手中重新煥發往日的榮光;每天看著一件件國寶文物背後,或曲折離奇或驚心動魄的故事。

人生,足矣。

但對於當前即將畢業所面臨的道路選擇,他盡管也有了些想法,卻依然想聽聽孫福民的意見。

“老師,您有什麽好的意見或建議?”

對於孫福民,向南是發自內心地尊敬,不止是因為對方是自己的老師,更大的原因是,孫福民在他的成長道路上,毫無保留地指導和教誨。

孫福民一聽這話,氣得差點笑出來:“你就一點自己的想法都沒有?還真打算一輩子靠我這個老頭子了?”

這個向南啊,什麽都好,就是有一點,理性有余,沖勁不足。

不過,自己不也是因為他穩重、可靠,才會對他寄予厚望的嗎?

生活需要沖勁,但修文物就不行了,沖勁太足,分分鐘就能毀掉一件有重大研究價值的文物,那損失可就大了。

“您老本來就是我的靠山嘛。”

向南在孫福民面前,就放得開了許多,他有些誇張地說道,“在榮寶齋的時候,我一提您老的名字,那俞老板都對我客客氣氣的,還留我吃午飯呢。”

“想當年,我一個人到京城去琉璃廠亂逛,剛好看到一個擺攤的老板拿著一幅古畫,正在忽悠一個外地人,我上去瞅了一眼,發現這是一幅披著古畫外衣的假畫,當場就指了出來。

那個時候,俞老板正在邊上看著呢,還幫我說了話,我們兩個就這麽認識了。”

向南這個馬屁拍得雖然拙劣,但孫福民卻很開心,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表情略顯得意。

轉而,他搖了搖頭,一臉認真地說道,“說遠了,說遠了!我個人建議,你可以讀個研究生。”

向南沒有說話,一臉信任地看著孫福民,他知道,老師說話,從來不會只講一半。

果然,孫福民繼續分析道:“都說文憑無用,實際上,在國內還是很看重學歷的,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評職稱,學歷低了,都過不了篩選這一關。

盡管如今講究能力至上,但你也要有讓你表現自己的舞台啊,沒學歷連門都進不去,這是一種悲哀。”

向南聽了,微微點頭。

學歷就是敲門磚,只有進了那個門,你才會有進一步表現自己價值的機會。

頓了頓,孫福民又接著說道:“除了讀研之外,以你現在的水平,足以吸引大部分博物館向你拋出橄欖枝,你可以選擇一家博物館,不調動工作關系,只接受外聘專家的聘任。

一方面,你可以繼續修復古書畫,繼續提高水平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你在文博界站穩腳跟打下基礎。”

聽了孫福民的這一番建議,向南覺得很有道理,這樣一來,既能提高學歷,又不耽誤文物修復技能的再磨練。

教授畢竟是教授,方方面面都考慮得很周全,理論與實踐齊頭並進,還有什麽比這更好的選擇?

向南對孫福民更加敬佩了,他又問道:“老師,博物館方面,您有什麽建議嗎?”

“如果站在我的角度,當然希望你能留在金陵博物院裏幫我了。”

孫福民笑了起來,又是一臉感慨,“但站在你的角度,我不建議你留在金陵,畢竟我能教你的,已經不多了。”

向南默然,心中有些感動,老師是真心在為他的未來考慮啊。

“不過,我還有個想法。”

孫福民眼神一亮,有些興奮地說道,“向南,我都忘了你的年齡了,你才21歲啊,而且你在古書畫修復技術上,能夠再大幅度進步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

既然如此,一條路走不通,那咱們可以換一條路!”

換一條路?

向南有些聽明白了,孫福民的意思似乎跟自己的想法有些接近,但不敢肯定,他有些期待地問道,“老師,您的意思是……”

孫福民哈哈大笑起來:“文物那麽多種類,你完全可以換一種啊!

既然古書畫修復已經到專家級了,你還可以趁著年輕,多學一點其他的,努力成為青銅器文物修復專家、古陶瓷修復專家嘛!”

是啊,為什麽不學一學其他種類的文物修復呢?

如果說,向南的理想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小島的話,那麽之前他和這小島之間還隔著一條深不可測的馬裏亞納海溝,而孫福民的提議,卻相當於為他在這海溝上架設了一座看不到頭的浮橋。

雖然距離有些遠,浮橋搖搖晃晃也走不快,但總算是一條通天坦途了。

文物,是有劃分的,僅以文物質地而言,就有石器、玉器、骨器(含骨器、牙器)、木器、竹器、銅器、鐵器、金器、銀器、鉛鋅器、瓷器、漆器、玻璃器、琺瑯器、紡織品、紙類文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