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十月末

十月二十八,大雪紛飛,倘若在其他縣,此刻路面上恐怕瞧不見幾個人影,但是在昆陽縣,卻仍有萬余人在辛勤作業。

在兩千多名昆陽卒的監視與指揮下,近萬名叛軍俘虜仍在冒著冰雪在昆陽的南半城修建房屋。

他們拆除城外叛軍遺留的兩座軍營,將拆除的木頭與茅草運至城內,然後,由縣丞李煦對這萬余人進行的分工,將這些人分派至南半城的各個街巷、各個角落,使修繕房屋的作業能夠同時進行。

正所謂不破不立,雖然南半城被打成廢墟著實讓人感到可惜,但趙虞覺得,趁著這次機會重新規劃一下南半城倒也不錯,畢竟曾經的南半城,街巷、房屋錯綜比鄰,並不規範,正好借著這次機會推到重來,建造一些整齊規範、且對土地有較高利用率的房屋,比如說排屋。

當然,這是來年的規劃,至於眼下的,修修補補就得了,最起碼不能讓凍死人。

“快快快。”

在一名昆陽卒打著哈欠的隨口催促下,三五名叛軍俘虜扛著木料船傳街過巷。

途中,或有遇到幾名帶著孩童的婦孺,皆是因為北半城實在住不下了,因此被縣丞李煦遷至南半城的百姓。

這場戰爭,昆陽戰死了將近兩萬男丁,光是處理屍體就費了縣衙很大力氣,算下來,差不多平均每戶都損失了一名男丁,有的是父親、有的是兒子,可想而知昆陽人對叛軍的憎恨。

“啪。”

一團雪砸在一名正在搬運木頭的叛軍俘虜臉上。

看得出來,這名叛軍有些惱火,他皺著眉頭停下腳步,看向那團雪砸來的方向。

入眼處,是一名正用仇恨目光看著他的年輕婦人——確切地多,是用仇恨的目光看著他們所有人。

“莫停下來!”

帶著那幾名叛軍俘虜的伍長,是一名青巾,即昆陽縣軍,他瞥了一眼那名婦人,沒有任何指責,相反卻催促手下的四名俘虜莫要借機停頓。

“……”

那四名叛軍俘虜沒有任何表示,在伍長的催促下,繼續扛著木頭朝前走。

已在昆陽城內住了兩日的他們,當然明白城內的百姓有多麽憎恨他們,誰讓他們殺了那些女人的父親、丈夫、或者兒子呢。

類似的遭遇,這幾日比比皆是,但凡遇到城內的居民,保準要被砸幾回,這些叛軍俘虜們也都習慣了。

說起來,被用雪團砸還算是好的,事實上近兩日有不少叛軍俘虜被城內百姓用泥團砸,這個季節的泥團啪地一下砸過來,那可是足以把人砸地頭破血流。

當然,倘若果真發生了這種惡性事件,原本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伍長們,會立刻站出來制止憤怒的百姓,告訴他們:“這些俘虜,乃是屬於縣衙的財產,不得損害。”

然後,憤怒的百姓才有可能罷手。

至於追究責任,拜托,擔任伍長的都是昆陽卒,不是黑虎賊就是縣軍、兄弟會民兵,鄉裏鄉親的,怎麽可能去喝斥那些下重手的百姓?

除了好言安撫,他們最多就是帶著被砸出血的叛軍俘虜去醫治一番。

對此,大部分的叛軍俘虜表現地逆來順受,畢竟被那些失去家人的昆陽百姓瞪著,他們亦會有種出於理性的心虛。

偶爾有幾個脾氣暴躁的,昆陽城內的巡衛也能教他們明白,這裏是昆陽!

因此總得來說,昆陽城內還算穩定。

然而在穩定的情況下,城內的糧食卻是不太夠了,畢竟那一萬多名叛軍俘虜可都是需要消耗大量口糧的青壯,哪怕是昆陽糧食再緊迫,至少也得提供足夠的糧食,讓他們能吃七八分飽——倒不是怕這些人造反,而是擔心這些人餓著肚子在寒冷的天氣凍死。

畢竟他昆陽沒有足夠的禦寒之物可以用,因此只能讓這些俘虜填飽肚子,用身體去抵禦寒冷。

要知道,這些叛軍俘虜皆是有戰場經驗的士卒,在趙虞看來,這些人可以作為他昆陽日後擴軍的兵源,若在這個冬季凍死了些,著實可惜。

那糧食不夠怎麽辦呢?

向鄰縣討要唄。

因此在昨日,趙虞就派人前往葉縣,名義上管縣令楊定借一點糧食。

之所以說是‘名義上’,因為趙虞沒打算還,而楊定也知道昆陽肯定不會還,提出是‘借’,純粹就是好聽點罷了。

至於楊定是否會答應,趙虞毫不懷疑,畢竟來年叛軍還是有可能進犯葉縣的,如果不想到時候‘孤軍作戰’,楊定最好籠絡住昆陽,讓昆陽分擔一些壓力。

除了葉縣,趙虞亦派人向襄城、汝南二縣借了一批糧食,襄城縣令王雍,汝南縣令劉儀,皆爽快地答應了此事。

為何那兩位縣令如此爽快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潁陽、潁陰兩地早在前幾日已經被叛軍攻破了——由於天氣關系,關朔麾下大將項宣率領一萬長沙叛軍與三萬江夏叛軍,終未攻破許昌城,於是就先把潁陽、潁陰這兩座臨近許昌的縣城給攻破了,大概是準備在這兩個縣城過冬,等到來年再進攻許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