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蓋世英(第2/2頁)

兩人客套了幾句。

因為昨天跟焦守貴說到過蓋世物流,呂冬專門留了心。

蓋世英這人五十歲左右,身材高大,留著平頭,一張國字臉,穿著西裝皮鞋,給人第一印象器宇軒昂,有幾分神似98年《水滸傳》中出演武松的那位演員,舉手投足之間帶著股豪俠氣質。

或許放在古代或者民國,這人能成地方上豪傑般的人物。

當然,這些可以換成另一種方式來理解,蓋世英這人身上,有一股子江湖氣。

禮貌的聊了幾句,宴會正式開始,吃飯之類的都是次要的,這次午宴就是一次活動。

免不了領導上台講話一類的。

有些事情,難免有指標,不存在任何明文規定當中,上上下下的心知肚明。

所以,宴會開始後,幾個募捐箱的出現,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既然來了,肯定要掏腰包,呂冬也知道,企業做大做強,必須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

有工作人員來到這邊,呂冬大致掃了眼同桌其他人填寫的募款單,低聲跟呂振林說一句,隨大流的簽了五十萬元。

同樣的,呂振林代表呂家食品公司也簽了五十萬。

蓋世英坐的離呂振林近,看到他寫的數字,笑著說道:“老呂支書,你們比蓋世物流起步晚的,都認捐五十萬,蓋世物流這邊認捐……嗯,一百萬!”

這話聲音不算高,卻能讓同桌其他人都聽到。

似乎,蓋世英在用這種方式告訴同桌的人,他是這一桌最出類拔萃的那個。

當然,以這人隱隱帶著的豪俠氣派,或許平時為人就是這般豪爽。

蓋世英在這一桌上掙得了一個頭名,吃飯的時候,人也顯得特別活躍,不但跟同桌的有說有聊,還跟臨近幾桌的人,喝了幾杯。

這種場合,本來就適合社交。

平時很多想見卻見不到的人,或者說圈子交集比較少的人,說不定就能在這種半官方性質的活動現場碰上。

活動持續的時間不算長,不到三個小時就結束了。

呂冬和呂振林出來,本來打算找杜大海聊幾句,他那邊的度假村一期工程,很快就能開業。

兩邊初步協商過,度假村的酒店最好能趕在冬至呂家村民俗美食節舉辦前正式營業。

但還沒等到杜大海,就見蓋世英找了過來。

“呂支書,呂總。”蓋世英邀請道:“這裏的茶藝館很不錯,我請二位去嘗嘗?”

蓋世物流能發展到現在,哪怕從集體性質變成私人企業,但總有可取之處,呂振林還去過蓋世物流以前所叫的蓋家村取過經,想了一下,也就應了下來。

三個人直接進了南郊飯店的茶社。

茶藝師表演著茶藝,三個實際上半點不懂茶藝的人,雖然品著茶水,但精力根本不在茶上面。

蓋世英這人似乎特別直爽,說話也直來直去:“呂支書,咱們是老相識了,你們呂家村還沒發展的時候,我這個物流公司就有了,這些年發展的也算順利,在省內能數得著,業務擴展到周邊很多省份了。”

有三爺爺在這裏,呂冬大部分時間,都保持著沉默。

蓋世英的意圖非常明顯,毫不掩飾:“你們公司的業務,除了西邊的一些省份,好像遍及全國了。老呂,要不咱們兩家合作吧?你看,你們的貨要運到全國各地,物流這一塊交給誰做都是做,不如交給蓋世物流。”

他從宴會廳出來,就讓人簡單的了解過情況:“呂家食品公司這邊的貨運業務,是不是分包給了不同的公司,這樣是不是很亂?同時跟多家物流公司打交道,肯定很頭痛。你們只需要承包給蓋世物流一家,這方面我保證蓋世物流辦的妥妥帖帖的!”

放下手裏的小瓷杯,呂振林很認真的在考慮蓋世英的話。

呂家食品公司規模越做越大,業務快要遍及全國,貨運調配是一項關鍵,雖然外地建廠的事,呂建設走招商引資的路,有了些眉目,但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最大的生產基地還是呂家村。

如果有統一的物流公司調配,工作量和其中產生的問題,肯定能少很多。

呂振林問道:“蓋總,據我所知,你們公司的物流業務,目前主要以太東和太東周邊省份為主……”

蓋世英笑著說道:“呂家村的業務到哪裏,蓋世物流就能抵達哪裏。”

這話說的很有氣勢。

雙方又聊了一陣,呂振林最終說道:“呂家村這邊先商議一下再說。”

兩邊互留聯系方式,呂冬和呂振林率先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