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商量商量(第2/2頁)

趙老根毫不猶豫,一口就應了下來:“這廣告我接了!呂總,你讓許總跟我們具體去談就行,回頭我就交待好。”

“行。”呂冬看起來也很豪爽:“這事我回頭就讓許琴去談,肯定給趙老師一個滿意的答案。”

有呂振林在,老街上的人暫時都散了,安靜了好多。

一行人穿過老街,來到東西路的小吃街上,這邊同樣會用於拍攝。

張繼所寫的劇本,很多社會環境和地裏環境,全都參考了呂家村的實際發展情況。

李文越看到完全版本的劇本以後,呂冬聽他說,裏面有兩位角色的經歷,有點像是七叔和七嬸。

尤其是其中有一段,主要男性角色之一,臥底人販子團夥,協助警方將人販子一網打盡的戲。

這不就是七叔做過的事嗎?

呂冬問過,貌似張繼過來的時候,七叔跟張繼深入的聊過。

至於談沒談劇本的事,呂冬就不大清楚了,他對劇本啥的完全是外行,光知道具體進度,卻沒看過相關內容。

哪怕外行他也知道,劇本跟小說不一樣,讓他看他也看不出好壞來。

張繼第一次過來的時候,呂冬親自接待的,但他公司事多,後面張繼再過來,都是村裏的人員接待的。

呂冬光聽李文越提過一句,七叔承擔了接待張繼的任務。

話說張繼這是叫七叔帶到溝裏了?

換成別人,呂冬覺得不可能,但七叔的話,鬼都不知道七叔都幹出啥來。

當然,不管故事背景放在東北,還是在太東,這都是名副其實的鄉土劇。

老街如今已經打開南口,直通到村前的東西主路上。

原先通老街的村中東西路,變成貫穿整個老村的道路,就是呂家村民俗旅遊區的美食街。

呂冬和呂振林帶著趙老根一行人,從西邊往東去,東方的房子因為建造的年代晚,稍微新一些,李家胡同那邊,同樣準備了拍攝幾個拍攝區,用於劇組拍攝。

這邊單獨圈出的一個區域,跟東邊租給張灣村和劉灣村動遷戶的房子,隔著一段距離。

幫助縣裏解決問題,呂家村在租賃和生意上,都會優先照顧這兩個村的動遷戶。

有幾個腦袋活泛的動遷戶,還租了呂家村東邊的房子,打算搞農家樂。

然後,來到呂家村前老學校,現在的呂家村民俗旅遊區博覽館。

地下密室在進行必要的加固,作為展覽館的房子,也正在改建,密室裏出土的大部分東西,還沒有拿出來,只是稍微看了一下,一行人就來到了操場跟前的大戲台上。

這個背靠大影壁的石頭壘成的大戲台,上面帶著各種歲月的刻痕,如果呂家村能與老根集團最終達成表演協議,也會在保護現有建築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現代化配套。

站在大戲台跟前,等到趙老根與劇組人員商議過後,呂冬又跟趙老根說了說搞個見面會的事,趙老根提議就放這個大戲台上,戲台對面就是老學校的大操場,就跟很多農村小學一樣,當初建造的時候,地方隨便圍,雖說沒有400米的標準跑道,但面積一點都不小。

媒體會和見面會,到時就一塊放在大戲台舉行。

至於呂家村與老根傳媒的長期合作,呂冬和趙老根暫時都沒有提,趙老根方面的意思非常明確,等到呂家村民俗美食節舉辦以後再談。

這裏畢竟不是大城市,人氣具體如何,暫時誰也不敢保證。

呂家村的人倒是信心十足,問題別人不一定有信心。

中午縣裏給趙老根一行人接風洗塵,晚上這頓飯,人都到了呂家村,自然由呂家村這邊負責。

孫慶海的飯店大宴會廳裏,擺了好幾桌,縣裏負責宣傳口工作的領導,專門趕了過來。

吃飯的時候,呂冬發現一個事,七叔來到宴會廳以後,跟張繼坐在一塊,倆經歷履歷完全不同的人,竟然湊在一起拉的很歡快。

這麽看的話,七叔跟張繼早就混熟了。

仔細想想,倒也不算意外,張繼本就是農村出來的,曾經長期生活在農村,跟七叔能找到共同話題。

宴會當然是熱烈的,氣氛自然是融洽的。

吃晚飯,送走縣裏的和遠道而來的客人,呂冬往回走的時候,七叔跟了過來。

呂冬一看,就知道七叔有事找他:“啥事?”

“我跟你順道好不好,咱倆家可是挨著的!”七叔頭一句說得振振有詞,後一句就露了真容:“是有點小事想找你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