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兩種聲音(第2/2頁)

呂冬笑著說道:“姚大秘相約,沒啥都不能沒空。”

姚秘書也電話裏笑:“就這麽說定了。”

晚上六點半,呂冬和李文越準時趕到青照縣招待所,其實姚秘書把請客地點放在這裏,擺明了有公事要說。

李文越跟姚秘書也認識,倆人一進包間,等在這的姚秘書立即吩咐服務員上菜。

等到菜上齊,包間門關好,三人邊吃邊說。

姚秘書明顯帶著任務過來的:“呂總,李總,最近縣裏傳言比較多,不知道二位聽說了沒有?”

呂冬沒有裝迷糊的必要,說道:“關於我們呂家村的?”

姚秘書點點頭:“對,傳得沸沸揚揚的,連縣委縣政府裏面都傳的有鼻子有眼的。”

李文越笑:“可能有人故意放出來的。”

呂冬單刀直入:“姚秘,香草園和鮮花港的項目,簽下來了?確定放在呂家村周邊?”

“已經簽約了,投資商就看中了你們呂家村附近。”

因為呂冬就是青照文旅計劃委員會的一員,姚秘書大體上說道:“投資商投資落地的前提條件,就是項目地要在呂家村周邊,這是一個投資商的兩個項目,占地範圍比較廣,縣裏領導們達成一致,並且正式向上級申請,準備動遷呂家村周邊的劉灣村和張灣村兩個比較大一些的村莊。”

李文越接話道:“縣裏大手筆。”

“不止是為這一次考慮,還有以後。”姚秘書說道:“上次你從東北回來,向領導匯報過與趙老根合作的事,不僅要拍電視劇,還計劃與趙老根在呂家村老村打造一個普羅大眾喜聞樂見的民俗表演大舞台,充分利用老村老戲台的優勢資源……”

呂冬笑了笑:“有這麽回事。”

許琴目前就在東北,跟趙老根的老根傳媒談具體合作的事宜,不止是呂家村籌劃中的民俗美食節,還有把趙老根大舞台開設到呂家村老村來的事宜。

當然,泉南比不了京城,呂家村更比不了遼東的省會,更多是借用趙老根的名頭,讓他幾個徒弟過來輪番演出,趙老根偶爾能露個面就行。

呂家村民俗美食節的計劃,村裏通過以後,呂冬上次也報給了縣裏,縣裏自然十二萬分支持。

雖說關於演藝圈如何如何的說法不絕於耳,但只要腦袋不傻的人拿腳趾頭也能想到,如果趙老根親自在呂家村民俗美食節上演出,呂家村老村起碼在太東範圍內會名聲大振。

況且,呂家村還與趙老根合拍了電視劇,電視劇就在呂家村老村拍攝,如果電視劇再能火。

那呂家村不火都難!

姚秘書作為青照縣第一號大秘,呂冬向大領導所說的這些情況,他全都掌握。

這次香草園和鮮花港的投資商過來,縣裏就推介呂家村周邊,投資商了解過後,一眼就看中了。

縣裏非常清楚呂家村現在的優勢,這種優勢以後極有可能越來越大。

姚秘書又說道:“呂家村以後會是縣裏的吸引點,領導們一致達成共識,要把束縛住呂家村周邊的枷鎖全部打開,不僅僅為現在,還要為將來的發展建設預留足夠的空間。”

呂冬適時說道:“這是領導們對呂家村的重視。”

重視是真的重視,但縣裏做這些決策,用不著去問呂家村,畢竟行政級別擺在這裏,直接涉及到呂家村的事情,縣裏會提前打招呼,但動遷呂家村周圍的村莊,縣裏就有決定的權力。

涉及呂家村本身,縣裏還是比較尊重呂家村這邊的意見。

所以,姚秘書今晚設了這個飯局:“呂總,李總,不知道二位對流傳的這些小道消息怎麽看?”

呂冬笑了:“呂家村是一個村,劉灣和張灣同樣是行政村,都平級,呂家村沒資格吞並別的村莊,那些說並村的純粹是不了解具體情況,以訛傳訛。”

李文越接了一句:“要真並了村,呂家村人少,人心齊,大家夥有勁往一塊使的勁頭,可能就沒了,說不定會陷入無休止的內鬥和內耗當中,發展起來不容易,衰敗下去往往只要很短的時間。”

姚秘書聽得出這倆人話裏的意思,也明白他們在呂家村的份量,這倆人就是呂家村新一代的領頭人,所說的話代表的就是呂家村的聲音。

關於劉灣村和張灣村的動遷,縣裏的意見一致,但具體怎麽安置上,縣裏其實有兩種聲音。

其中一種,就是學校東王村和南山村的先進經驗,讓劉灣和張灣並入呂家村。

那些小道消息之所以出現,不是沒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