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證明(第2/2頁)

黃燜雞本就是一道魯菜,最適合的無疑也是北方人的口味。

作為泰豐園黃燜雞代言人的劉義衛,原本有想辭職轉行的打算,簽下代言合約之後,至少還要在《天天飲食》上多幹一年。

別說,這位目前很受歡迎,據說人面也很廣,許琴隨後就會去京城,由劉義衛推薦去細細體味台廣告部,呂氏餐飲公司的廣告,下半年可能就會正式進入細細體味台。

回到公司,正好杜小兵也在,倆人聊了會。

呂冬拿茶杯去接水:“老杜,下個月就能搬到隔壁大廈裏了,頂樓主要就是咱們兩個和開會使用,你的辦公室看了沒有,裝修可還行?”

杜小兵對這方面不是很講究,說道:“看得過去就行。”他故意開玩笑:“主要是給我配個女秘書。”

呂冬問道:“你想開了?準備直接抱孫子讓杜叔看去?”

杜小兵盯著呂冬:“你什麽時候說話這麽像七叔了?”

呂冬喝一小口熱水:“我就是七叔教出來的。”

“聽說你村裏最近鬧賊?”杜小兵關心問道:“解決了?”

呂冬微微點頭:“解決了,日防夜防,家賊難防。”他轉了話題:“西川那邊,魏哥回去了。”

杜小兵接下來就要去西川開拓市場,問道:“有消息?”

呂冬翻出張便簽紙,交給杜小兵,杜小兵接過來看了眼,上面是一個名字,一個手機號。

“這是我二嫂嚴麗的一個堂哥的電話。”呂冬詳細說道:“魏哥回去,就找了我二哥和二嫂,二嫂跟家裏打了招呼,她家在西川省會有些門道,這個堂哥就管招商引資方面的一部分工作,我給他打過電話了,你過去直接跟他聯系就行,咱們繼續走招商引資的正途。”

杜小兵說道:“這個辦法最穩妥,公司堂堂正正的開市場,走正正當當招商引資的路。”

呂冬接上一句:“主要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有熟人好辦事。”杜小兵對商業上的早已爛熟:“對於西川,咱們又是外來的和尚。”

很多地方對於引進外來資金都有要求,呂冬都習慣了:“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杜小兵問道:“北邊進展咋樣?”

“在遼東還算順利,我把顧德順派過去了。”呂冬大致上說了一下:“呂家村跟趙老根合作投資了一個電視劇項目,我們這邊是主要投資方,趙老根這人怎麽說呢?在東北很有辦法,那邊他多少幫了些忙,遼東幾個大城市的店鋪租賃,省會的轉運中心建設,全都提上日程了。”

杜小兵忍不住笑:“你這是兩邊的資源充分利用。”

呂冬說道:“正當做生意,辦法也比困難多。”

杜小兵完全認可呂冬這話:“那些歪門邪道,短期賺錢很爽,卻後患無窮,一旦有人算後賬,很快完蛋,就像要炸喜馬拉雅山的那位,當初多牛掰,結果呢?”

無論呂冬,還是杜小兵,都不是那種肆意妄為的人。

杜小兵看眼手表:“行了,不跟你說了,我出去一趟,約了人談事。”

呂冬點頭:“去吧。”

三天後,杜小兵再度出發,坐上前往西川的航班。

呂氏餐飲在南方已經打開了局面,店面最遠打入了花都和鵬城市場,杜小兵這一趟出去,主攻的方向就是西南。

泉南大學城這邊,呂冬也沒有閑著,準備籌劃一個新公司。

呂氏餐飲公司和他的個人投資越來越多,以後可能會更多,新公司的方向就是投資控股。

甚至公司名字呂冬都想好了,就叫呂氏控股。

具體還要參考下八叔呂建武的意見,畢竟他主攻商業法律,可以說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

這個新公司就是他個人百分之百控股了。

從七月中旬開始,整個泉南接連下雨,剛建成的大學城,都出現了內澇的情況,從九八年開始,青照這邊夏秋兩季的雨水相比以前都偏多。

好在青照河進行了整治,僅僅加寬清淤的河道一項,就保證水勢平穩,沒有給沿岸帶來任何威脅。

泉南周邊有些地方,就不太好過,比如方燕的老家北河那邊,有條河開了口子,幸虧是小河,沒有釀成大禍。

抽個時間,呂冬也專門去看了青照河的滾滾濁浪,從1998年到2002年,四年時間過去,他確實改變了不少東西,這條青照河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