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新的地王(第2/2頁)

呂冬仿佛沒有看到王經理,直接從旁邊走過。

目前,關於土地轉讓交易上面有一系列的法規,不過在大的框架下,各地方還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事,這年代屢見不鮮,況且是上面一些沒有具體規定的地方。

比如這次土拍,因為受到去年泉南兩大爛尾工程的影響,大學城管委會對風險管控更加嚴格。

其中呂冬也發揮了不小作用。

時至今日,誰也無法否認呂冬在大學城的影響力。

按照大學城管委會規定,拍賣結束當天,簽訂協議的公司需要交納總轉讓金的百分之十五作為定金,三日內去辦理剩余手續,並且交納百分之三十,其余部分一個月內分兩次繳清。

比起過往的土地交易,期限上縮短了不是一點半點。

過往,一般都會有三個月的賬期。

再長的,比如有些關系夠硬的公司,等房產開售說不定能沒交齊。

眾所周知,如今這個市場剛熱起來的年代,各主管部門有太多可操作性的空間。

有認識趙幹事的公司代表,這時難免抱怨幾句:“趙主任,給的資金期限太緊張了,我們做公司的,短期內調用這麽多資金,其他生意會受影響。”

趙幹事說道:“這也是讓大環境逼的。”

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麽,跑路的同行有多少,沒人比他們清楚。

至於土拍之後反悔不交錢,或者其他原因導致轉讓失敗的,就更多了。

呂冬看著這些人,心裏很清楚,能以現在的價格達成土地轉讓的,哪怕未來一年內就房產開售,仍然會大賺特賺。

這個行業即將迎來爆發式的發展。

“哈,呂總在這裏。”

有打招呼的聲音從左邊傳過來:“呂總這次沒出手?”

呂冬轉過身,見到是三聯的張濤,笑著握手:“我這點實力,沒好意思出來丟人現眼。”

張濤怎麽會信這種鬼話:“呂總的公司,已經是太東的行業龍頭了。”

呂冬答非所問,晃了下胸前的吊牌:“責任所在,不能不過來,畢竟我是大學城商會的副會長。”

見到吊牌,張濤仔細看了眼,說道:“呂總這是重任在肩。”

呂冬笑:“就充充場面。”

張濤卻有所想:“現在三聯房地產也是大學城的企業,能不能加入商會?”

呂冬應道:“當然可以。”

“那好,改天我交申請書,呂總一定要當引薦人。”張濤剛創造地王紀錄,心情多少有些激蕩,有緊張釋放後的輕松,有豪賭的期盼,還有達到高峰後的一絲索然無味。

但看到呂冬這個人,這個打過很多次交道,一再規勸,卻鐵了心站在三聯對立面的人,張濤又覺得生活有滋有味:“不知道當副會長有什麽條件?”

呂冬仿佛沒聽出話裏的調侃和隱藏的攻擊性:“這個就不是我說了算了。”

張濤笑起來:“行,改天我親自跟大學城的領導們聊聊。”

呂冬點頭:“可以。”他話音一轉:“還沒恭喜張總。”

“沒什麽好恭喜的。”張濤想到上次泰豐園地塊的事:“稀松平常一點小事,習慣了。”

似乎這1億2000萬的土地轉讓,對三聯不值一提。

畢竟是公開場合,兩人沒再多說,很快各自離開。

呂冬和趙幹事出了接待室,乘坐一輛車返回大學城。

中間,還特意到拍賣掉的一號地塊看了看。

這裏最早規劃的是成片的廠房,大學城剛成立之初,跟三家外資企業聯系過進駐事宜,結果不了了之,後來楊烈文到大學城上任,覺得這地方太靠近校園區域,不適合作為工廠用地,一度作為談判的底牌,想要打動省大對大學城居民開放附中附小。

但談判比較順利,最終沒有動用這張底牌,就一直拖到現在,幹脆改變土地性質,作為住宅用地轉讓,以應對大學城仍然在不斷暴漲的人口。

三聯這邊,回去的時候,張濤叫著楚玉香,上了同一輛車。

“我們的流動資金,大都砸在這塊地上了。”張濤吩咐楚玉香:“聶主任那邊你催一催,早點過審批。”

楚玉香說道:“進展很順利,也就這周或者下周初的事。”

張濤點點頭:“不能放松。還有,證就要下來了,再投錢加大廣告力度,告訴銷售那邊,那些購房願望強烈的,可以交定金了。”

采石山莊上市銷售,三聯非常緊張的資金鏈,立馬就能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