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黃燜雞(第2/2頁)

楊峰有過考慮:“作為麻辣燙店的一道菜?”

呂冬搖了搖頭:“不,我們再創建一個新的品牌,就叫黃燜雞怎麽樣?”

高明問道:“做連鎖?”

“對!”呂冬直接說道:“做連鎖店。”

楊峰微微皺眉:“一道菜,會不會太少了,沒有吸引力……”

呂冬沒有多說,反而說道:“楊老師,你多試驗幾次,我讓呂家食品公司的人過來與你對接。”他非常自然地說道:“嘗試料包的初步車間化生產,采用肉雜雞進行口味調配。”

他略微一頓,又說道:“雞肉為了方便運輸,肯定要全冷鏈,冷凍後再烹制的口味,也需要考慮到。”

楊峰拿了個筆記本過來,一一記在本子上。

現在只是剛剛開始,距離真正能流水化生產,並且開店還有距離。

雖然只有一道菜,但楊峰接下來有很多工作要做。

與其等到開店後接連出現問題,不如盡可能多的在前期做好準備。

再就是另一個關鍵,要盡可能壓低成本。

黃燜雞的定位,甚至低於麻辣燙店,利潤的關鍵一是銷量,二是適當壓低成本。

後面呂冬、高明和楊峰就重點討論的這個。

楊峰烹制試驗時,使用的一直是公雞,公雞肉質比一般的肉雜或者肉食雞好太多了,但價格也高。

五十天左右出欄的肉雜雞,價格相對比較低,肉質也還可以。

真正開店經營的時候,必然要選用肉雜。

另外一個就是主配料之一的香菇,幹香菇能否換成鮮香菇?鮮香菇成本更低,但作為輔料的話,香味不如幹香菇濃郁。

這些,都是下一部要進行嘗試或者改進的地方。

黃燜雞項目一旦上馬,第一期起碼涉及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投資,呂冬不可能還沒形成成熟的量化生產菜式就推出。

第二天,呂氏餐飲召開股東大會,呂冬、杜小兵、宋娜和喬衛國參加了會議,薛天負責會議記錄。

會上,呂冬提了黃燜雞這件事。

年前的時候,私底下全都通過氣,宋娜還陪著呂冬去吃過黃燜雞,杜小兵試吃過楊峰改進的中式風格的炸雞排,對此也不意外。

“我的意見,咱們成立一家由呂氏餐飲絕對控股的子公司。”呂冬大致說了下停留在紙面上的規劃:“由子公司來運作黃燜雞這個連鎖品牌。”

杜小兵問道:“楊峰那邊呢?”

呂冬明白他問的啥意思,說道:“可以讓他在子公司以配方和技術入股。”

杜小兵點點頭:“這倒是可以。”從事餐飲行業,對此也算屢見不鮮:“在商言商,咱們提供平台,投入資金,還做推廣,給楊峰的股份不應超過百分之五。”

在他眼裏,呂冬這人比較仗義,但這件事上,沒有呂氏餐飲,楊峰的黃燜雞就是飯店裏一道菜而已。

呂冬應道:“可以。老杜,到時讓薛天和徐曼去談就行。”

宋娜這時說道:“我沒意見。”

喬衛國摸摸光頭:“你們做決定就好。”

杜小兵又問道:“注冊新公司的話,你想好名字了?”

“沒有。”呂冬簡單說道:“我的計劃之一,咱們直接收購楊峰之前工作的泰豐樓,泰豐樓這個老字號,在泉南周邊也算有些名氣。”

杜小兵是個老泉南,說道:“名氣還不小,也就這幾年衰弱了,以前名聲很響。”

呂冬接著說道:“老杜,你去過泰豐園沒有?我詳細問過了,酒樓只是泰豐園占地的一小部分,後面的大院連帶一片倉庫,全都是泰豐園的產業,如果我們能拿下來,得到不僅僅是泰豐樓這塊招牌……”

“我上一次去泰豐樓,還是上高中的時候。”老杜仔細回想:“對,泰豐樓後面確實有一大塊地。”

他家裏就幹過收地皮的事,對此並不陌生:“這塊地要是能拿到手裏,升值空間非常大,十二馬路這邊,稱得上泉南西部的中心區域了。”

宋娜插一句話:“房地產行業的熱度在提升,這樣一個地方如果轉讓,應該不止咱們會注意到。”

呂冬說道:“優先拿下泰豐樓的招牌,地皮之類的,能拿就拿,拿不到咱們也不勉強。”

杜小兵說道:“總要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