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就業責任(第2/2頁)

可能呂家村的人,包括呂冬都沒太關注,畢竟他們這些人因為傳統,因為過往的很多習慣,目光過於集中在呂家村本身的發展上面。

但作為青照的領導層,能夠拿到地區相對比較真實數據的人,其實看得更加清楚,以呂家村為核心的寧秀、白雲、相公和普及等地區,近兩年的發展有著非常明顯的增速。

青照的領導們不笨,推呂家村出來,甚至要運作呂家村作為全國文明村,都是綜合各方面因素得出的最優解。

第二天,呂冬又去參加了大學城管委會和大學城商會聯名組織的迎新春活動。

作為大學城最為成功的本土企業的老板,呂冬不可能不出席,甚至不能讓別人代為出席。

他與管委會主任楊烈文一直保持著不錯的關系。

會議結束後,楊烈文邀請呂冬進他辦公室,仿佛老朋友般聊天。

從1998年認識起,轉眼間就三年半多了,楊烈文最早看到的那個身上掛著螞蟥的黝黑少年郎,已然變成身家億萬,在泉南舉足輕重的企業家。

“公司在外省發展的順利?”楊烈文問了一句。

呂冬笑著說道:“出了省,不比在家裏,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好在也不是剛開始最艱難的時候,有能力可靠的下屬,也能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

楊烈文微微點頭,適當勉力:“你們是大學城本土最大的企業,在外面也代表大學城的門面,好好做。”

呂冬說道:“公司始終堅持統一化的嚴格標準。”

這點楊烈文聽不少人說起過,去外地的時候,也跟外地同僚交流過,呂氏餐飲漸漸在打入的市場上,有了偌大的名氣。

還是正面的好名聲。

楊烈文轉到最關心的一個話題上:“這兩年,你公司一直在招人,適當考慮大學城的畢業生們。”

第一批擴招的專科生,這就要畢業了,學校不包分配,很多學生會返回家鄉謀求工作,但也有不少學生留在讀書的地方謀求發展,尤其從小地方或者落後地區過來讀書的那些人。

好不容易走出來,誰想再隨便回去?

給了優惠政策,自然要解決一些問題,呂冬不會推這種事,說道:“公司需要招儲備幹部,高素質有文化的人才,也是呂氏餐飲渴求的。”

這幾年,楊烈文待他不薄,呂冬也適當透漏一些十拿九穩的新計劃:“主任,過完年後,呂氏餐飲會再做一個新的餐飲品牌,會在大學城成立一個新公司,建立全新的倉儲配送中心。”

楊烈文不懂經商,卻知道新公司需要新人手,能解決很多新畢業的學生和社會人員的就業問題。

想讓社會穩定發展,起碼要解決大部分人的飯碗問題。

“沒有滿足現有的成績,依然充滿幹勁,進取心十足。”楊烈文並不吝嗇稱贊的話,同時也有提醒和忠告:“呂冬,你是我看著一步步成長起來的,過去做的很好,現在做的很好,希望你未來做的同樣好。”

這話說的不止是企業和商業,呂冬聽得出來,也知道楊烈文是出於好心,像過去那樣,說道:“領導,您盡管放心。”

楊烈文又說道:“具體的事情,你跟小趙去談,符合政策範圍內的,管委會不會阻礙。”

新公司新企業,起碼的用地問題需要解決。

這種事,楊烈文不會親自過問,有趙幹事在足夠了。

呂冬忽然想到白勝所說的三聯房地產的事,提醒一句:“領導,咱們大學城這邊土地轉讓,尤其住宅土地轉讓上,我聽到一些消息,一些開發公司資金鏈緊張,抵押在建項目籌措資金,如果資金鏈斷裂,可能會導致較為嚴重的後果。”

這話或許不該他說,但大學城搞出天怒人怨的爛尾樓盤來,楊烈文怎麽都脫不了幹系,其中的麻煩非常難解決。

面對一個做實事的領導,呂願意多說幾句。

楊烈文點頭:“這事我聽說過,房地產行業正在興起,很多開發公司都采用類似的舉措,我會讓人注意。”

呂冬沒再多說,走到這個地步,其實說話做事,他比以前更注意了,比如沒有直接點三聯房地產的名字。

至於管不管用,呂冬也不好說,畢竟房地產行業的大環境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