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保守(第2/2頁)

楊峰整天酒樓與家兩點一線,偶爾有個空,還得去幫對象擺地攤,隱約聽說過呂氏餐飲的名字,但這家公司具體做什麽,開了哪些店,一時間想不起來。

“不敢當,不敢當。”楊峰謙虛的直擺手:“泉南的大廚層出不窮,我這點本事,算不上啥,沾了家裏老一輩的光。”

如果不是他爹提前退,讓他頂崗進泰豐園,這輩子可能連編制都混不上。

徐曼又歪了嘴,進入正題:“楊老師,我們呂氏餐飲雖然是家新公司,但發展速度極快,目前是太東本土最大的連鎖餐飲企業……”

薛天配合默契,掏出早就準備好的呂氏餐飲的介紹資料,放在楊峰面前。

早早就知曉目標在哪裏,呂氏餐飲自然不會打沒準備的仗,徐曼又說道:“呂氏餐飲的菜品研發部門,一直缺乏擁有深厚中華美食底蘊,又有研發進取精神的頂級大師坐鎮,楊老師的情況我們通過糧食局和泉南餐飲界的朋友有所了解,本著十二分的誠意,想要邀請楊老師加入呂氏餐飲公司。”

楊峰暫時沒有說話,翻開資料大致看了下,開始時有點紮眼,這家公司成立於1999年,他這些還有傳統思維的老式餐飲業從業者,尤其老字號中的大廚,都講究個傳承有序,這樣一家新公司,還是青照那種地方,沒多少吸引力。

但再往下看,楊峰不自覺的瞳孔放大,兩年多時間,就做到近300家連鎖店鋪,覆蓋太東每一個地市,同時進軍太東周圍五個省份的市場,今年營業額過億……

這不會是假的吧?

楊峰自我否決了這個念頭,因為他忽然想起來,在泉南很多地方,都有資料上所提的漢堡皇、呂氏火鍋和呂氏麻辣燙店鋪。

貌似西門就有,兒子上次還吵著要去吃。

楊峰合上面前的資料,說道:“你們是做快餐的,還有西式快餐,與我這個做酒樓大廚的,實際上是兩個行業。”

徐曼笑著說道:“楊老師,餐飲業是共通的,火鍋和麻辣燙都是典型的中式餐飲,漢堡皇看起來是西式快餐,實際上是本土化的西式快餐,楊老師您在泰豐園不是一度提倡過菜品和口味創新嗎?呂氏餐飲研發部可以給您最大的自由度,您的新菜品新口味,如果適合市場化推廣,我們可以讓它們成為店裏的新品。”

她來前仔細研究過薛天收集的相關資料,全都有的放矢:“呂氏餐飲已經在六個身份的市場上完成布局,即將打入魔都市場,明年就會北上、南下和西擴,您如果加入進來,未來全國各地的人,都能吃到您的菜品。”

這些話落進耳朵裏,楊峰有一瞬間愣神,想起剛進泰豐園到九十年代中期的時候。

那時候,他有一股子沖勁,想要做出一番成績,甚至有過改良部分魯菜的計劃,但公家單位的氛圍,加上單位日漸蕭條的生意,還有生活的壓力,磨掉了太多的想法。

生活叫人變得現實。

讓他跟酒樓大部分人一樣,變成拿工資混日子的人。

可能唯一自得的,就是改良了家裏傳下來的黃燜雞手藝,讓這道菜更適合現今人的口味。

楊峰認為,市場上的調味料不斷變化,人的口味也在變,所以菜的味道也必須調整,一味守著所謂的傳統傳承和所謂的古老秘方,最後只能被淘汰。

這點看看泉南的老字號飯店就知道了,以前客流多的時候,服務好嗎?

再說了,社會發展到現在,哪怕底層人生活再不容易,能吃到的好東西也不是一般多,人的嘴早就養刁了,所謂的古法配方和口味,不跟上時代發展,能有好結果?

以前燉個雞,只要簡單放點遮腥味的料子,人就能吃得滿口肉香。

現在這麽做,絕對砸招牌!

這人有時候很奇怪,楊峰在菜品上不保守,但在工作崗位上卻很謹慎。

徐曼看了眼楊峰,沒再著急往下說,她看得比較清楚,這個楊峰現在就是個比較純粹的廚師,在一個單位蹲了二十年,想要跳出來動一動不容易。

楊峰很快回過神來,不好意思笑了笑,說道:“你說的這些都太遠了。”

徐曼回道:“並不遠,明年就能實現,楊老師您是泉南餐飲界的頂梁柱般的人物,交友廣泛,打聽一下就知道我所言非虛。”

楊峰又沉默,老鐘跟他認識幾十年,是個靠譜的人,其實未嘗不是想拉他一把。

這份情,楊峰心裏領著,人卻有疑慮:“徐經理,我想問一下,你們公司是個啥性質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