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特色產品(第2/2頁)

呂冬做生意很久了,有深刻認識:“車是生意場上的門面之一,雖然有點庸俗,但大環境就是這樣。”

上個月,軟件園工地上有急事,呂建國趕過去處理,當時坐著拉貨的小貨車過去的,結果甲方一位經理看到呂建國從小貨車上下來,直接對他說,跟你送貨的談不著,讓你老板過來談。

這還是聲譽和管理有口皆碑的千盛集團的人。

類似的情況,經歷過的人恐怕太多了。

穆坤問他:“你不準備換車。”

“準備換。”呂冬大致說了下:“這段時間村裏、縣裏和公司裏,各種事忙得焦頭爛額,要不早就找你買新車了。”

穆坤也不跟呂冬客氣,兩邊合作的時間長,呂氏餐飲的配送車全是他這邊出的貨,直接說道:“打算換什麽車?”

呂冬想了想:“我打算換新款A6,小兵不知道,改天我問問他,到時一起買。”

穆坤說道:“行,A6我給你準備現貨。”

呂冬又問道:“我想送女朋友一輛車,不知道選哪款好,穆哥,你有沒有好建議。”

“跑車?”穆坤知道很多跑車對呂冬來說就純粹是個數字。

呂冬以前問過宋娜,搖頭:“她不喜歡,就大眾化的轎車。”

穆坤略一沉吟:“奔馳或者寶馬,到時你叫著宋娜一起來店裏看看,她是個有主意的,別你看中的她看不中。”

呂冬點頭:“忙過這陣,我就去麻煩你。”

“照顧我生意,怎麽能說麻煩。”穆坤笑起來。

時間走到十月底,天氣越發涼爽,秋天可以說泉南最好的季節了,泉南的氣候,過往冬天沒幾天,剛脫掉羊毛衫就要過夏天,春天短的仿佛不存在,秋天倒是比春天明顯多了。

期間趙振又來青照待了一段時間,帶來了美樂堡遊樂場的設計方案。

明年開春的時候,青照乃至是泉南第一家大型綜合遊樂場,將會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可以說,趙振盯上了大學城的優質客源。

這種遊樂場,年輕人才是真正的消費主力軍。

趙振走的時候,帶走了整整兩卡車新下的青照大蔥,比白菜還便宜的大蔥。

青照的大蔥,連續經歷兩年的好行情之後,今年價格暴跌,雖然沒有98年跌的那麽狠,但大蔥剛一上市,就開始滯銷,價格跌回兩三毛的時代。

與1998年不同的是,呂家村的人全程旁觀,大蔥的價格在呂家村沒有引起多大波瀾,村裏聊起來的時候,也沒有唉聲嘆氣,只是說某某村的某某,今年種了五畝蔥,去年種蔥掙得那點錢,又都賠回去了。

呂家村仍然有種蔥的,但這點蔥錢,已經不能決定家庭收入了。

作為青照的招牌經濟作物,忽上忽下如同過山車般的價格,連青照縣政府都頭痛不已。

幸好,到明年夏天,青照的文旅計劃用不了太長時間,就能全面向遊客開放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嚴格說起來的話,文旅計劃也有這種特質。

很多人都想著見效最快最明顯的面子工程,真正能做實事的,一個小地方能遇上,也不容易。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一個村如此,一個縣何嘗不是這樣。

文旅計劃除了硬件設置,縣裏也在為相應的軟件配套做準備,比如培訓管理人員,調整搭配相應的服務人員等等。

還有就是青照的特色產品,大蔥在青照土地上長出來,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青照這邊也在研究大蔥的存儲和深加工,希望能將大蔥真正做成一項全季候的特色產品。

據說北邊的化工廠提出了一個項目,利用青照大蔥做大蔥面膜,還準備進行研究,縣裏面倒也給予精神鼓勵,物質支持自然是沒有的,因為聽起來就不靠譜。

但呂冬知道,曾經青照是真的做出來過大蔥面膜,倒也引起過不少關注,至於消費者接受度如何,他這種行外人就不太清楚了。

畢竟外面人說起大蔥最多的,還是太東的煎餅卷大蔥。

這似乎都成了太動人的標志。

還有鐵匠,青照鐵匠馳名遠近,還有專門鐵匠博物館,如何在鐵匠上面做文章,也是青照旅遊開放正在思考的一個課題。

再就是黑陶了,比起鐵匠,青照的黑陶更加有名,而且早已復原出古法燒制,本身就是非常富有觀賞性的工藝品,每年銷路都不錯。

如果青照文旅能進一步吸引人過來,黑陶銷量勢必還能上漲一大截。

其他的像是黃家烤肉、龍山小米、寧秀香米等等,也算特色產品,卻不是青照獨有的了,比起其他地方的同類產品,實際上也沒多大有事可言。

總之,這最終會演變成綜合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