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新村(第2/2頁)

目前立起的宣傳欄裏,內容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比如禁毒、禁賭和反傳銷反詐騙。

任是哪個地方,都無法杜絕一件事,有部分人手裏錢多了,就開始作,賭和毒這兩樣東西沾上了,可不是脫層皮那麽簡單。

呂家村雖然建立了村民守約,但村規是在法律框架下的道德約束,說破天去也不可能大過國法,像開除戶籍這種荒唐事,呂家村起碼是幹不出來的。

事先的宣傳預防,總好過事後的治病救人。

村委和這些配套建築後面,就是呂家村的居民區了,全是統一的三層樓加小院的設計,青磚灰瓦白墻,帶著絲古韻。

村裏頂天就三百戶人家,因此村落不算大,南北三條寬敞的主路,並排開六輛汽車沒有問題,所有的東西路稍微窄一些,卻也能並排過四輛汽車。

呂冬和李文越家抽到的房子,都在村委後面第三排,靠近最東邊的主路。

其實村落不算大,四周交通出入都極其方便。

比如村西邊挨著文旅環路的陸路,這條剛修建完成的路直通大學城。

北邊不遠處,就是通往食品廠區的柏油路。

整個村落跟前面的廣場類似,東西長一些,南北偏窄,但北邊到柏油路之間預留了很大一塊地,如果將來人口增多,隨時都能擴建。

呂冬和李文越跟街口上的一個叔說了兩句,拐進東西路,進了呂冬家裏的房子。

每一棟房子占地相同,全是六分六的標準,首端正門帶有廊檐,厚實的對開木門漆成黑色,尾端建有一個寬敞的車庫,輕卡開進去也沒有問題。

進了正門,是青石板鋪成兩米寬的路,院落仍然是泥土地,後期如何使用,各家各戶自個規劃。

這裏是農村,九成九的院子最後都會變成菜地。

院落北邊是三層的小樓,看上去帶著絲古韻,實際上全都是現代化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不用擔心那些老房子的木材蟲蛀腐朽和老鼠到處打洞等問題。

推開木門進去是玄關,再往裏是最少有四十平的客廳,農村建房子,面積從來都不是問題。

然後餐廳、廚房、室內衛生間一應俱全,一樓有兩個臥室,廚房內側連同著一個保姆房,不用保姆的用來當儲藏室也行。

二樓同樣有客廳和雙臥室的設計,也是考慮到一家兩代人的生活。

三樓其實是起脊的閣樓,可以住人,也能當儲藏室,有這麽個閣樓在,能有效避免二樓冬冷夏熱的弊端。

院子的東西兩側,建有兩處儲藏室,可以存放糧食蔬菜農具,可以放自行車電瓶車之類的。

所有房子交付的時候,地面全都鋪了瓷磚,墻上刮了膩子,窗戶是質量上佳的深色塑鋼產品,室內安裝了暖氣片和暖氣管道,未來由村西邊的鍋爐廠房集中供暖。

按照農村通常的標準來說,搬了家具進來,就能入住。

願意再裝修也可以。

樓上樓下看了一圈,呂冬和李文越回到一樓客廳裏。

兩邊都是同樣的設計,李文越沒必要再跑到另一邊專門看,這時說道:“我爸說了,抽個空就直接搬進來,墻上隨便弄些裝飾的掛畫之類的,家具買新的。”

呂冬明白山叔的意思,說道:“這是等你找了媳婦,聽媳婦的意見再裝修。”

李文越笑:“你還不是一樣?”

正說話,門口腳步聲響,卻是胡春蘭進來了。

“文越也在。”胡春蘭進屋裏,直接說道:“冬子,我叫你去問小宋,你問了沒,她啥意見?”

呂冬笑著說道:“她說由著咱們裝修就行。”

胡春蘭皺眉:“這可不行,起碼樓上將來是你們住。”

呂冬勸道:“媽,宋娜這麽說了,就是這麽想的。”

李文越也接一句:“大娘,宋娜沒那麽些事的。”

“那也行。”胡春蘭點點頭:“小宋也快畢業了,咱也別等了,一次性弄好,好好裝修裝修。”

呂冬也說道:“對,短期內咱就別再弄第二次了,到時候搬進搬出不夠麻煩的。”

李文越覺得是這麽個理:“要不跟我爸說說,也一次弄好?”

呂冬不大了解袁靜,說道:“文越,你最好還是商量一下。”

李文越撓撓頭:“這個咋商量。”

他和袁靜,與呂冬和宋娜不一樣,畢竟沒到談婚論嫁的地步。

三個人在屋裏說了一會,呂冬給李二叔打了電話,讓他那邊裝修公司派個人過來,順便帶些新中式風格的效果圖。

村裏的房子,不可能裝修成歐式風格,也太不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