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有個手巧的(第2/2頁)

其實,要是還有打麥場,誰也不願意費時費力的去大馬路上曬糧食。

上面能批的這麽快,也跟這片地不是責任田有關系。

像呂家村打上去的建設新村的批地申請,到這都沒有具體消息。

李文越也在這邊,呂冬過去跟他說了幾句話。

“籌備委員會成立了,縣教委主任掛名主任。”李文越大致跟呂冬說著聽到的消息:“三爺爺任常務副主任。”

呂冬明白這是啥意思:“具體的建設,還是以村裏作為主導。”

李文越扶了下眼鏡:“畢竟大部分建設款項要靠咱們村自個籌集。”

呂冬點了點頭:“縣裏肯適當放權,也算好事。”

其實小學校換地方重建,仍然是建設平房,呂家村的大部分人,都認為樓房不安全,與其耗費更多資金建造樓房,不如建設相對簡單的平房。

反正地夠大,怎麽建都足夠寬敞。

測繪之類的工作,更像是應付上面,這邊從打報告開始,村裏的建築公司就在做規劃,整體布局就是以老校作為藍圖,不過像大影壁和老戲台之類的是不可能蓋了,那是呂家村最為興盛時期的產物,以石料雕刻建成,可以說耗時耗力。

對等老戲台的位置,前面豎根旗杆,再建個小型主席台就完事了。

至於其他現代化設施,這年頭還沒那麽多講究,主要暫時也用不上。

後面,看到呂振林那邊說完話,呂冬又過去跟教委派過來的人聊了幾句,主要是詢問下小學配套的體育器械。

去年的時候,呂冬就跟呂振林說過,村裏小學的體育器材他來負責購買。

回到村裏,教委過來的人幹脆給呂冬列了一張明細表,裏面包括跳繩、實心球、高低單杠、足球籃球排球和乒乓球桌等等。

呂冬道過謝,仔細看過一遍,將明細收好,等學校快建好的時候,去體育用品店裏購買全新的。

體育這門課程不容忽視,不說鍛煉身體之類,就應試教育來說,用不了多少年,在泉南就會成為中考必考科目,五百分的總分中占五十分!

可能體育成績差個五分,就上不了重點高中。

送走教委的人,呂振林召集建築公司和村委的人開會,呂冬和李文宇也參加了,主要就是討論建設小學校的事情。

呂振飛說道:“三哥,今年雨水多,看樣子後面少不了下,但別的我不敢說,保證孩子們在國慶長假以後,能搬到新學校裏去!”

呂建國接話道:“這個事我親自來抓,五叔這邊得在墨泉公園和李清照故裏做些前期工作。”

呂冬問道:“那邊定下來了?”

呂振飛說道:“定下來了,進入七月,走幾個例行程序,就能正式簽約,範青山負責大學城,我負責這一塊。”

呂振林很關心這邊的情況,建築公司剛成立,就在大學城拿到個工程,實現開門紅,但古建築方面想要有所建樹,這次的維修很關鍵,問道:“老五,那邊有沒有困難,有啥問題就說,咱們想辦法解決!”

“缺少足夠多的熟練工匠。”呂振飛並不避諱這一點:“目前來說,也就李山和呂建明十幾個去南方學過一段時間的手藝過關,就算以老帶新帶徒弟,我估計人手還是緊張。”

呂振林直接說道:“咱這一輩裏,當時跟著你幹活的,這幾個月都發動起來,不用他們幹活,指導年輕一輩的拿老街上的舊房子練手,反正老街上的房子也得整,爭取多帶些人出來!”

呂振飛想到個人,說道:“有個手巧的,最少也有我當年七八分水平,就是不想幹。”

眾人知道呂振飛說的是誰,但大部分人都拿他沒辦法,所有人只能看著呂振林。

“老七那個混賬玩意。”呂振林嘀咕:“整天就知道躲清閑。”

他看向呂冬:“老七這司機咋樣?”

呂冬實話實說:“挺好的,給我開車,起碼不每天喝酒了。”

呂振林說道:“你能管住他喝酒,也是個好事。”

呂冬還是說實話:“七叔這方面挺自覺。”

“行了,暫時別讓他去給你開車了。”呂振林本來打算自個去跟呂建仁說,但想到一個事,馬上就是六十歲的人了,說不定哪天就叫閻王爺想起來,萬一腿一蹬,誰去管著老七這混賬玩意?

他劍眉微動:“冬子,這事你跟老七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