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食品安全大過天(第2/2頁)

目前計劃七月份正式開始施工。

看過現場,呂冬、錢銳加上設計方,又回到呂氏餐飲公司,繼續商議具體事宜。

二號樓二層,質檢部主管老馬出了公司專門建立的質檢室,看著質檢部最新的檢測報告,一臉嚴肅的下樓,朝倉庫走去。

呂氏餐飲巨大的冷藏倉庫裏面,蘇小山戴著帽子口罩,穿著工作服,正指揮人規整貨物。

“不同公司,不同時間段送來的貨物,按批次擺放好。”蘇小山叮囑剛過來的一名新員工:“每批貨,公司質檢部都要抽樣檢查,貨物千萬不能放混了!”

那人下崗再就業,中間這一年多,在社會上磕磕絆絆,早已磨平了公家單位養成的傲氣,連忙說道:“蘇經理,我明白了。”

以前他就是在肉聯廠做肉類倉儲管理的,懂得食品安全無小事的道理。

上頭是這麽要求的,但下面能做到的不多。

就上班這幾天看,呂氏餐飲這家民營公司安全管理非常嚴格,比起曾經工作的肉聯廠有過之而無不及。

“小山!”倉庫門口有人說話:“小山,在不在。”

蘇小山趕緊從冷藏間出去,摘下口罩頭套,稍微整理下圍裙,見到老馬一臉嚴肅,問道:“馬叔,有事?”

老馬將報告但給蘇小山,叮囑道:“倉儲過程一定要注意衛生,避免倉庫汙染!”

蘇小山說道:“知道,您老每周都給我們做培訓,我們都記得!”

老馬內退之前,做衛生食品監管多年,對這個行當太熟悉了,說道:“倉庫和配送也是質量保證的重要一部分,時刻都不能放松。”

蘇小山連忙保證。

對於公司的食品質量監管,老馬是比較滿意的,呂冬要求的非常嚴格。

甚至,為了做好內部食品衛生監管,成立質檢部不說,還在招聘專業人員,購買設備,在二樓建了一個小型的質檢站。

等到配送中心建好,臨時質檢站跟配送部門一樣,都會搬過去。

下面供貨商送來的貨物,每一批都會進行抽樣檢測。

老馬認為,這是對顧客負責,對社會負責,更是對公司負責。

新生的食品類企業,別看發展勢頭很好,可能鬧一次嚴重的食品質量問題,公司一下就垮掉。

這些年來,類似的例子太多了。

老馬離開倉庫,上八樓去找呂冬,正好遇到呂冬送錢銳和設計公司的人出來,等呂冬回辦公室,跟了上去。

“設備全都到位了?”呂冬讓老馬隨便坐。

老馬坐在沙發上,說道:“傳訊電子昨天把貨送到了,今天上午安裝完畢,咱們以後每批貨的檢測,不用送第三方機構,公司內部就能完成。”

呂冬說道:“杜鵑那邊弄的設備看來靠譜。”

“靠譜。”老馬笑起來:“就是咱們人員不大行,小梁一個人忙不過來。呂總,明天的招聘你得參加,把好最緊要的一道關。”

公司購入專業設備,建立內部檢測,也在招聘相應的技術人手,這是呂冬大力推動的事:“我陪著看看就行,質檢這一塊我是外行,專業方面還要靠馬叔你。”

老馬說道:“明天來應聘的倆人,都有兩到三年工作經驗,以前在泉南歷下和市中的衛生食品監督系統工作,一直做得食品質量檢測這塊。咱們這邊公家質檢現如今的情況你也有所了解,真正幹活的人往往沒有編制,有編制的人平時不用沖在一線幹這些臟活累活,所以待遇始終不好,這才起了跳槽的心思。”

呂冬微微點頭:“只要有真才實學,公司的待遇你知道的。”

老馬又說道:“呂總,質量檢測這一塊,抓再嚴都不為過!民以食為天!”

呂冬贊同他的話:“馬叔,在我心裏,食品安全大過天!我們內部的質檢不僅要體系化,還要日常化!雖然公司要求的非常嚴格,對下面供貨商的要求也很嚴格。但馬叔,現在社會上的食品安全問題開始泛濫化,涉及到從主食到配料方方面面,說不定我們的供貨商從路邊店裏隨意采購了一袋鹽作為配料,偏偏那袋鹽就有問題,他們那邊不經意,我們這邊不重視,問題食品最終就會流入到店面銷售環節。”

老馬是個老食品質檢,對於社會的食品安全,自然有所了解。

這正在成為一個廣泛性的社會問題。

作為公司層面來說,抓的再嚴都不為過。

呂冬又說道:“這一塊,馬叔,你要從嚴要求。”

老馬說道:“我還能再幹幾年,一定把制度、規範和體系弄起來,把人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