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新設想新計劃(第2/2頁)

還有,省內如果有大型古建築維護或者修建,大概率都會聘請範教授擔任顧問。

呂冬聽馬明提過,範教授的兒子學的建築,在建築學院教書,據說有意辭職,呂家村這邊準備邀請他過來投資。

呂建國已經跟他接觸過一次,是個有真才實學的人,還準備聘請他擔任技術顧問。

人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建築公司這邊,還沒有正式注冊成立,不但人員拉來不少,連帶著業務都有了。

呂振飛親自出馬,在大學城談下了一個小區外圍二層門頭房的承建業務。

建築公司這邊還確定了一個固定的合作方,像承建工程的鋁合金或者鋁塑鋼塑一類的業務,全部承包給錢銳。

做工程,層層轉包是必然的,一個工程項目涉及到的太多,施工隊伍不可能全都涉及到。

商討的最後一個重點,就是呂家村的老街。

要是放在六七年後,大學城擴建到高速公路南邊,呂家村這條純粹的老街,可能價值極大。

當然,這是呂冬想的,畢竟曾經大學城擴建過來的時候,呂家村的老街早就叫大水沖沒了。

範教授也說過,這樣成片的老街建築非常難得。

呂振林跟著呂建武去南方旅遊過,見過南方的水鄉老鎮,聽過呂冬所說,也提出一個設想,未來兩到三年之內,如果呂家村的公司發展順利,能不能爭取上級的支持,將老街乃至集街這邊全都搬遷,另外在東邊或者西邊起新居。

呂家村老村這邊進行改建,重塑當年的官道重鎮!

為此,呂冬和呂振林專門去拜訪範教授,也去太東西邊前些年為拍攝水滸傳專門建造的水滸城看過。

但水滸城遠離人口聚居區,又缺乏管理經營,才兩年多的時間,眼瞅著就冷清破敗下來。

呂家村的情況不一樣,一座嶄新的新城就在邊上,開車到大學城中心路口連二十分鐘都用不了,村南不到三裏地的地方,一個可能驚動全國的大墓葬,正在進行發掘。

發掘可能持續半年乃至更長時間,呂冬也有設想,呂家村想要蹭到熱度的前提,是洛莊漢墓熱度足夠。

呂冬跟範教授這些專業人士不同,深知媒體吹捧對重大發現的影響力。

這年頭,媒體也在改制,很多媒體都要自負盈虧,想要把一件事持續炒熱,到時在媒體上多下功夫。

計劃制定的再好,也要一步步走,呂家村的建設計劃需要多方思量,還要考慮周邊環境,需要不斷進行完善,在三大項裏面,只能放在最後。

繼續拓展呂家食品公司的市場,成立全新的呂家建築公司,才是目前最為緊迫的任務。

2000年4月8號,繼呂家食品有限公司之後,呂家村成立了第二家村集體控股的公司,呂家村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成立!

除了村集體保證控股權,公司對外募集資金,呂家村的人這兩年手裏漸漸有了錢,又有呂家食品公司的先例,紛紛掏錢投資。

比如呂建仁,就把兩口子這兩年工資攢下來的3萬塊錢全都投到了建築公司裏面。

呂冬同樣進行了投資,跟食品公司一樣,仍然占據百分之十的股份。

呂家村也迎來了第一個外來股東,範教授的兒子範青山在詳細了解過呂家村的情況之後,毫不猶豫的投資了呂家建築有限公司。

然後,又來了第二個股東,趙娟娟代表錢銳,也投資呂家建築有限公司,還扔出一大筆錢,占了百分之五的股份。

用趙娟娟的話來說,呂家村這趟車,現在不上,以後擠都擠不上去。

投資的人多了,建築工程公司的路會越廣。

公司成立後,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呂建國帶領下,在大學城承接工程。

另一部分在範教授的介紹下,呂振飛和範青山帶著李山、呂建明等村裏近二十個精通大工手藝,悟性比較高,之前又維修過老建築的人,奔赴彩雲之南,去實地參與老建築的修建工作。

這也是一個取經學習的過程。

兩邊隔著近萬裏,那邊倒也不擔心競爭的事。

跟著忙完建築公司這些事,呂冬暫時放下工作,帶上精心準備的提案,來到青照縣城,準備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