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沒呂冬沒底氣(第2/2頁)

李家柱說道:“你眼光好,看得遠,判斷準,咱村有現在的局面,你功勞起碼占一半。”

“可別,我就說說還行。”呂冬連忙擺手,接著反問道:“二叔,你覺得這行咋樣?”

李家柱想了想,說道:“我做的活,大部分都在大學城,這大學城一棟樓接一棟樓的蓋,一個小區接一個小區的建,做裝修的正規公司基本沒有,大部分都是私人遊擊隊,在大學城買房子或者開公司開店的,都是有點錢的人,我是這麽考慮的,搞個正規公司,突出档次和設計,應該能受一批人歡迎。”

呂冬笑:“二叔,你這不考慮的挺全面,比我這個外行了解的多多了。”

“啊……”李家柱恍然,接著又說道:“冬子,你不說說,我沒底氣,也沒信心。”

呂冬只能說道:“裝修行業內的情況,我不大了解。二叔,我經常跟各單位上的人打交道,只能跟你說說上面的政策,房地產這一塊以後肯定會越做越大,外面去城市裏面買房子的人肯定越來越多。”

李林嘀咕道:“咱村出去的那些人,一個個都巴不得回來。”

李文越插話道:“李林,滿青照能像咱村這樣分紅的,有幾個。”

李林略微琢磨一下:“也就三四個?”

呂冬繼續說道:“李林,二叔,你們在大學城裝修接觸的人多,這些人去買房子,為的是啥?”

家裝是李家柱的主要業務,跟客戶打交道多,他自然知道:“為的是孩子能上好學校。”

李林找李文越喝酒,李文越指指呂冬,暫時沒喝。

呂冬說的話,他覺得很有啟發性。

“遠的不說,就說咱們寧秀鎮。”呂冬既然開口,就說得透徹,房地產這個行業,雖然讓普通人頭疼的要死,卻是手裏有點錢的人資產保值的好渠道,未來貨幣自由落體式的貶值,小富即安的存款,只會讓自個越來越窮。

呂冬特意說道:“咱們鎮上的小學,校舍最好的是鎮中心小心,高學歷和獲獎老師最多的,是鎮中心小學,鎮裏各年級的第一名,基本都是鎮小學裏的。”

“想上鎮小學,戶口得在縣裏,現在縣裏跟著大學城學,辦戶口得去縣裏買房子。未來,這會是個趨勢,光是為了孩子能上城裏的好學校,就會激發人買房子的熱情……”

李家柱明白了:“光這批人,就能把房產市場撐起來。”

呂冬點頭:“差不多。二叔,為了孩子能上好學校,你會不會買房子?”

李家柱不好意思笑:“我已經在大學城買了。”

呂冬繼續剛才的話題:“城鎮化是趨勢,房地產這一塊,未來是熱門。”

“我懂了。”李家柱端起杯酒:“冬子,我敬你。”

呂冬趕緊端起杯子,放低杯子,跟李家柱碰一下:“二叔,你是長輩,我敬你。”

李林突然問道:“冬哥,照你這麽說,咱們是不是都得出去?呂家村不是就沒人了?”

“有錢有能力,就出去買房子。”

在座的都是自家人,呂冬直接說道:“但買房子是投資,是資產保值,不是讓你離開呂家村,呂家村才是咱們的根!”

他不是感情用事:“不怕告訴你們,咱們村過了正月十五,就會掛上省級文明村的牌子,規則中的村小學,上級有大額度撥款,會打造成新農村教育的樣板工程,從師資到硬件,很快就能成青照一流!”

上面有人好辦事,都是村裏的人,知道呂冬說得全是靠譜的話。

呂冬又說道:“咱們村剛起步,等真正發展起來……別的我不好說,你們知道東王和衛橋,那是咱們的目標。”

李文越見識很廣,說道:“花溪村?”

“不敢說,也不好說。”呂冬跟李文越碰杯:“文越,我就想著,呂家村能成為全國有名的富裕村。”

因為李家柱有孩子,眾人也沒吃喝到太晚,剛到八點就撤了,而且明天是初二,大部分人都要去走親戚,年紀大的走丈人,年紀小的去看外公外婆。

明天中午,還有更多的酒等著喝。

很多人,可能從明天中午開始醉,等完全醒過酒來,初五都過去了。

像七叔這樣的,說不定十五都過完了。

呂冬這邊親戚少,胡斌進去的事,那邊雖然不敢跑來呂家村鬧,但沒少在馬家村叨叨,自然是全都怨在呂冬頭上。

小舅一家人在西疆不回來,呂冬和胡春蘭今年不打算再去馬家村。

後面的幾天裏,呂冬時不時去參加個局,沒事就跟年紀差不多的湊在一塊打撲克,初四下午跟劉琳琳聯系一次,確定明天中午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