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差距挺大(第2/2頁)

至於客流量最大的中心路口,光美電器是不用考慮了,一來商鋪普遍偏小一些,二來已經沒有空置的商鋪可租了。

青照是泉南所有的縣裏面,經濟條件最好的一個,如果光美電器想要進軍泉南縣級市場,肯定會優先從青照開始。

因為青照大部分公家企業或者破產,或者改制,或者出售,青照人總體來說過得並不輕松。

但青照的GDP總量仍然很高,在多家媒體公布的1999年度百強縣名單裏面,青照排在七十多位,比1999年還前進了五六個名次。

經濟掛帥,自然要以GDP論英雄。

這也是很多企業考察一個市場的重要衡量標準。

呂冬也在考慮泉南周邊的縣,比如說北河,他前段時間就跟方燕去過一趟北河縣城,大致有個初步印象。

晚上,大學城管委會有個會議,召集各單位企業負責人開會,重點強調過年期間的安全問題。

像是防火防盜等事宜,強調再多都不為過。

開完會,呂冬和呂春一起出小禮堂。

“今年二哥確定不回來了?”呂冬邊走邊問道。

呂春輕輕點頭:“據說要外出拉練,不回來了,可能明年暑期回來一趟。”

呂冬說道:“真辛苦。”

呂春笑了笑:“特殊單位,沒辦法,選了這條路,就要承擔責任。”他去過呂冬公司,提醒道:“頭著過年這幾天,晚上一定鎖好門,貴重東西都帶走,別留在公司裏。”

呂冬明白:“小偷小摸也想過個好年。”

倆人來到停車場,呂春打開車門:“我先走了,晚上還得值夜班。”

呂冬說道:“你那邊過年有啥需要,來不及去買的,給我打電話,你放心,我跟嫂子結賬。”

呂春回一句:“我問問你嫂子再說。”

越是普通人的假期,呂春做的這一行就越忙,方燕那邊事也多,倆人估計都要忙到大年三十。

呂冬買年貨的時候,特意一次買兩份,大伯那邊也送一份過去。

……

青照縣城,商業街。

剛一過小年,店裏不少員工就心心念念的想著公司啥時候發過年福利,雖然福利標準早就下來了,但東西沒拿到手裏,總有點不踏實。

今年好些人都不大好過,廠子單位連工資都發不下來的,也比比皆是。

直到下午,配送上的大光頭,親自壓著一批貨過來,送進店面的小庫房裏,眾人的心才算真正安定下來。

冬天,小縣城沒有夜生活,顧客散的也早,不到七點半,店裏就沒人了。

店長苗雨招呼店員將卷簾窗拉下來,等到店員打掃完衛生,讓人挨著過來領福利。

“東西很多。”苗雨拿個文件夾,每個人領一份,讓個人在對應的表格裏面簽名:“你們一趟拿不了,多拿幾趟。”

員工們個個興高采烈,能領到工資以外的福利,總是好的。

“公司真不錯,太地道了。”有個小姑娘提著一個大禮盒,說道:“我爸的單位,過年發工資才發到去年八月份,要不是我在這邊掙錢多,今年這年都不知道咋過。”

廚房裏做炸品的一個男的附和:“我家也差不多,我爸在煤礦上班,按說煤礦叫私人承包以後,效益一直挺好,老板就是壓著工資不給發……”

另一個人接話:“同樣是私人老板,別的跟呂總比起來,差距挺大。”

下班時間,只要說的話不過分,苗雨這個店長也不會禁止員工說些閑話。

店面的員工領過東西簽完字,暫時沒有走,苗雨又專門說了放假時間。

最後,她說道:“一月份的工資已經發到你們銀行卡裏了,你們抽空都去查查,具體明細明天才能到,這個月按照咱們這邊的標準,你們基本工資都是雙薪。”

員工們更高興了,苗雨宣布下班裏,一個個有說有笑的出了店,各自拿著東西回家。

苗雨提上一個禮盒,跟往常一樣,最後一個出店門,拉下卷簾門鎖好,戴上羽絨服帽子,去推小木蘭摩托。

禮盒放在木蘭的踏板上,按下電動按鈕打著火,苗雨剛準備走,從對面人行道上過來個年齡相仿的女的。

“苗雨!”過來的這女的,穿著一身漂亮的衣服,提一個半透明的塑料手提袋,裏面像是裝著些化妝品,邊朝路這邊走,邊沖苗雨招手:“等等我,先別走!”

她快步過來,笑著說道:“咱倆好久沒見了,找個地方聊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