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第一體育文化(第2/2頁)

由於這是大學城乃至青照第一家營業性的健身俱樂部,眾人采用了呂冬提議的第一體育作為新公司的名字。

泉南第一體育文化有限公司!

這是敲定的公司名,具體還要看後面注冊時的情況。

新公司第一大股東是宋娜,然後是呂冬,倆人股份加在一起,占據近百分之六十七。

宋娜也選好了場地,就在創新港新啟用的四號樓一樓,這棟樓面向文化路,一樓有大型商鋪足夠寬敞。

溫馨貨棧正在招人,新店也在開設,第一體育又要注冊,宋娜這段時間忙的不可開交,臨近期末還有考試,也就中午吃飯才有空與呂冬見面。

臨近年底,不止是宋娜,呂冬這邊也很忙。

位於會展中心的銀座商城即將開業,開在商城一樓的漢堡皇店率先營業,輻射大學城南部地區。

大學城的面積在不斷擴大,外圍的村莊不斷拆遷,經過一年的招商引資,陸續有各類電子、軟件、媒體、廣告和高新科技企業入駐。

與之相對應的,大專和本科院校增加到了十六家,其中不乏財經大學、輕工業學院、體育學院等等整體搬遷過來的學校。

已經建成的七個大型社區,因為省大師大附屬名校的號召力,入住率都超過了七成。

大學城漢堡皇二店,主要就是輻射大學城南部的學校和社區。

泉南那邊,火車站和省大路新店全部進入裝修施工階段,省大路這邊可以等過完年再開業,裝修相對較慢。

火車站漢堡皇要力爭在春運全面啟動之前營業,謝工那邊正在趕工期。

呂氏餐飲公司店面人手的招聘,更是一刻都沒有停過,認死理講規矩的喬衛國負責廚房人員培訓,服務人員則在公司為期五天的強化服務培訓結束之後,進入老店實地工作,采用以老帶新的方式。

與此同時,呂冬數次跟王棟會面,兩邊的財務會計人員,也在計算分紅事宜。

八點在線的利潤大都投入到了新店當中,分紅相對比較少。

呂氏餐飲這邊,也在計算各位股東的分紅。

相比呂氏餐飲公司,呂家村的食品公司速度更快,趕在進入臘月之前,一次性發放了股東分紅。

呂冬這邊連胡春蘭的獎金總計拿到18萬塊錢。

胡春蘭全部轉給了呂冬:“我這邊的工資,足夠咱娘倆維持家用,這些錢你拿著。”

擔任呂家食品公司副總經理一年多時間,胡春蘭的思想和觀念都在轉變:“這一年來,看了不少地方,見識也多了,冬子,你有句話說得很對,錢留在手裏,只會越來越不值錢,你眼光好見識夠,拿著去做投資。”

呂冬跟自家老娘沒啥好遮遮掩掩的:“媽,我準備去買房子,這東西保值。”

胡春蘭立即想到呂冬在學府文苑買的那棟房子,前段時間老七家裏打聽過,說那邊的房價漲了百分之三十還多。

“行。”胡春蘭說道:“衣食住行,人必須的,住這方面,花費最高。”

不說城市咋樣,就說農村,起個房子,沒有一兩萬,現在蓋不起紅磚瓦房。

她又提醒呂冬:“這就過年了,你別忘了給小宋買點東西,抽空帶著小宋去泉南,買些好點的衣服首飾。”

呂冬笑著說道:“我知道,等她忙完這一陣就去。”

胡春蘭想了想,問道:“過年咱們叫不叫小宋來家裏?你問問她,咱們兩家也算走開了。”

呂冬點頭:“我先問問她。”

離開胡春蘭的辦公司,呂冬去找呂建設,給了他一份單子。

年底,食品公司到了名副其實的旺季,大客戶訂貨的不計其數,呂冬這邊要的東西也不少,公司員工的年貨福利,親朋好友的年節饋贈,公司來往客戶的回禮等等,都需要照顧到。

活在這個人情社會裏,人情來往免不了。

等過了臘月二十,呂冬會讓蘇小山專門去跑一圈,重要的人或者客戶,他和杜小兵將親自登門拜訪。

呂冬從廠裏出來,接到趙幹事打來的電話,大學城商會這兩天會與來訪的外資企業代表進行友好交流,其他幾個副會長目前不在泉南,只能勞煩他跑一趟。

享受商會帶來的便利和地位,自然也要承擔一些責任,況且是趙幹事打電話,呂冬一口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