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緩緩圖之(第2/2頁)

這個競爭遠遠談不上激烈的年代,做生意的消費者環境,比起十幾年後好太多了。

十幾年後,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會鬧得滿城皆知。

現在,負面影響其實也只局限於一小撮人當中,用不了就會被人遺忘。

不止是餐飲店面,呂冬與王棟合夥投資的網吧公司,生意同樣好到爆。

大學城的倆店,甚至達到等待上機的人快跟上機器多的地步了。

王棟也跟呂冬商量,準備在大學城開第三間網吧。

位置偏一些不要緊,因為學生根本不在乎。

楊烈文制定的商業扶持政策和不斷加大力度的招商引資,大學城的人氣暴漲,呂冬也準備在大學城開第三間店鋪,位置就選在創新港一號樓一樓的商鋪,他與省大方面搞定租賃手續,很快就會開始裝修。

這是一家純粹的火鍋店。

很多設備、桌椅和廚房用具都是現成的,從喬家村南邊的水泥廠倉庫裏拉過來就能用。

創業港有十幾棟商業大樓,北邊還有個僅比學府文苑小一號的居民小區,未來同樣有巨大的消費潛力。

呂氏餐飲公司準備在這裏開一個呂氏火鍋店。

經過市場調研和初期的發展,以及縣城火鍋店的實際運營之後,呂冬準備將麻辣燙和火鍋業務徹底分開,餐飲業務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以三條腿走路。

所以,進軍泉南市場,三項業務都會陸續開店。

開辟新市場需要做調研,呂冬和杜小兵倆人頻頻跑泉南,有些事情必須親自去做了解。

比如新店開在什麽地方最合適,該地段的人流量如何,主要消費人群的構成和實際消費能力等等。

泉南屬於省會城市,地域面積很大,發展差異更大。

不像大學城,只要把店開在中心路口,根本不用考慮有沒有消費人群的問題。

走出去是必須的,但這一步必須要走好,一旦失敗的話,最少也會有幾十萬元的損失。

從很早之前,呂冬就在籌措積蓄資金,進入九月份以來火爆的客流量,更是提供了大筆現金流,算上確定能通過審批、卻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的六十萬元無息貸款,呂冬為進軍泉南市場準備了總計150萬資金。

政策扶持,尤其無息貸款,能讓呂冬擁有更為充沛的現金流。

呂冬始終與趙幹事保持著緊密聯系,貸款在十月份之前絕對能批下來。

另外,他問了下趙幹事關於楊烈文提出的政府機構職能轉變的事。

楊烈文幾次正式開會討論,進展不是不大,而是幾乎沒有。

別的省份可能是困難級別的,但放在太東,絕對是地獄噩夢級別的。

從某些方面來說,這是全國官本位最嚴重的地方,沒有之一。

最近就發生了一件事,讓呂冬慶幸自個沒有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從最開始就一步一個腳印走得非常穩妥,從而規避掉很多麻煩。

杜鵑開在創新港的傳訊辦電子辦公設備專賣店,突然遭遇到檢查,對方一定要拉庫存的著名貿工技電腦回去做質量檢測,十台電腦被拉走之後,徹底沒了消息,直到杜鵑從泉南托人去問,那邊扛不住,最終才還回來。

但還回來的電腦,跟出庫時的條碼完全對不上,更像是臨時購買一批歸還。

至於原本的一批去哪,或許只有經手人才清楚。

其他像一些諸如此類的事情,在中心路口這邊發生過不止一起。

呂冬這樣能不受此困擾的店和人終究是少數。

不用應對這些叫人頭疼到腦袋炸裂的事,精力自然可以更多的放到營運上面,心無旁鷲何嘗不是一種優勢?

楊烈文也只能緩緩圖之,做的太快了,可能連位置都坐不穩。

畢竟真正去做事的,還是下面的人,你上面的想法再好,下面也有一百種方法能給你把經念歪了。

進軍泉南之前,呂冬打算提前做好另一件事,進一步降低進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