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政策扶持(第2/2頁)

他略微停頓,又說道:“你具體有沒有計劃?”

呂冬只能大致說:“我是這麽考慮的,呂氏餐飲的總部設在這裏,旗下餐飲店鋪以連鎖形式發展,從進入泉南開始,店鋪主要分為三類。一是西式快餐類型的漢堡皇,二是中式快餐類型的麻辣燙,三是火鍋類型的呂氏火鍋。”

楊烈文微微點頭。

呂冬想了想,又說道:“全面打入泉南市場屬於近期計劃。中遠期計劃,以泉南為中心,向周邊城市擴散,同時建立加工、倉儲和配送鏈條。”

楊烈文接話:“有可能的話,首選大學城,能有效拉動就業。”

“我也是這麽想的。”呂冬笑著說道:“泉南周邊肯定是圍繞大學城為中心……”

接著,他又大致說了一些設想。

楊烈文聽得頻頻點頭,以他個人判斷,呂冬只要不走錯路,成功的可能還是挺大的。

“引進來,走出去。”楊烈文又說道:“商業流動起來,經濟才能發展起來。”

聽到引進來,呂冬想起個事,說道:“領導,我有個朋友,主管銀座超市,前段時間一起吃飯,他說過銀座考慮來青照。”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楊烈文聽到,自然心動,問道:“商業局下屬的銀座?”

呂冬實話實說:“是的,他是主管超市的副總。”

楊烈文對趙幹事說道:“小趙,這事你記下來,回頭跟呂冬一起和對方見一面,確實有意向,列入重點項目,大學城還沒有大型商場和大型超市。”

趙幹事連忙應一聲。

楊烈文不跟呂冬客氣:“你做商業,接觸的商戶和企業都多,有投資意向的,盡量談談,讓小趙做個備案,我們大學城發展,少不了外來投資。”

“是。”呂冬當然應下來。

楊烈文喝杯茶,又問道:“你是最早來到大學城的商戶,又經常跟各個部門打交道,有什麽感受?”

這話呂冬就不好說了。

“別有顧慮。”楊烈文想想聽聽商戶的真實想法,呂冬無疑最有代表性:“無論你說什麽,只有我們三個人知道。”

呂冬想了一會,說道:“領導,個體戶和私人企業想要辦手續太難了,不超出任何法規,完全按照要求去辦,都能讓人頭疼死。”

楊烈文問道:“所以,你找了個老外當合夥人。”

呂冬不好意思的笑起來:“這不是沒辦法的辦法。”

“辦事難,這點我知道。”楊烈文在基層待過,了解情況:“職能轉變容易,思維轉變不容易。”

換成別人,呂冬這時就不說了,但他跟楊烈文老關系,說道:“領導,我聽南方過來的人提過,他們南邊為發展經濟,將例如工商和稅務等部門的職能人員集中在一個大廳裏面辦公,提供一站式服務……”

話點到即止。

楊烈文說道:“這是個辦法。”

雖然想實現不容易,但可以推動試試。

快到中午的時候,楊烈文婉拒呂冬的午餐要求,臨走前,提醒:“接下來會有些利好政策,你多準備一下。”

他把趙幹事留了下來。

呂冬邀請趙幹事下去吃午飯,兩人邊吃邊聊。

“咱領導向上面申請的政策,已經批了,市裏省裏對大學城支持力度都很大。”趙幹事也不跟呂冬含糊,直接說道:“這項政策主要針對私人企業和創業者,只要能通過審核,會得到三方面政策支持,一是稅收上面的,采取高新區和開發區招商引資的低稅率;二是土地方面,建立廠房等設施,有土地費用補助;三是貸款方面,符合條件的企業能得到為期三年的無息貸款。”

聽到這些,呂冬眼前一亮,無論哪一條,都是實打實的扶持。

呂冬問道:“趙哥,我這邊符合要求?”

趙幹事笑起來:“大學城的本地公司,如果你的呂氏餐飲不符合要求,就找不到符合要求的了。”

呂冬說道:“上次你給我打過電話,我準備了一些資料。”

“行!”趙幹事說道:“一會你拿給我,我給你遞交上去,缺啥再補啥。”

呂冬也不跟他客氣:“趙哥,這事還得麻煩你多上心。”

這一年多處下來,倆人關系沒得說,趙幹事說道:“咱哥倆就別客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