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新店新品(第2/2頁)

食品廠在青照的大客戶,也包括呂冬的餐飲公司,麻辣燙店的湯頭和醬料也是這邊提供的。

呂振林又說道:“四月份,我們總計實現營業收入92萬元。”

這個數字讓在座的眾人振奮。

“夏季馬上到來,我們將面臨嚴峻挑戰。”呂振林強調道:“必須做好原材料到產品的冷藏保管,任何有變質跡象的產品必須廢棄!我重點再說一遍,我們做的是食品!食品安全大過天!絕不允許有任何一例變質食品事件出現!一時的那點利潤,砸的是我們好不容易豎立起來的招牌!”

他說道:“我會找專人暗地巡店,發現問題嚴肅處理!”

呂冬在他的倆店,也不止一次做過類似的強調,出現一例問題食品,失去的不是一個顧客,而是周圍的一片顧客。

呂振林隨後講到下一步計劃,重點工作是鞏固青照市場,完善生產設備和流程,然後開拓泉南市場。

各自都說了一下自個部門主管的事,呂冬雖然掛著個名,但不管事。

接著,胡春蘭帶來了新上的產品,真空的小塊耳朵、豬頭肉、鳳爪、雞翅、雞脖子等小包裝零食類產品,以及扒雞、醬豬蹄子和香腸等大袋產品。

呂冬挨著看了看,大袋的基本都是同一口味,小袋的按照他所說的那樣,分為醬香、微辣和麻辣等幾種口味。

他拆開一個鳳爪,緩緩品嘗,熟悉的味道,沒有因為真空包裝味道變差,鳳爪酥爛,連骨頭都能嚼碎。

其他的包裝,眾人都拆開嘗了一下,都是這邊做熟的,味道自然不差。

唯有香腸一樣,五花肉用的太多,有點膩。

胡春蘭主管生產這塊,說道:“這個還得調整。”

呂冬建議道:“等到這些成熟了,咱們可以再做鴨子類的產品,我聽大學城一些學生說,鴨翅、鴨脖和鴨脯都挺受歡迎,還有各類的鹵煮豆制品。”

胡春蘭不會因為呂冬是自個兒子就盲從,說道:“現有的剛開始做,不能急,先做咱們有把握的。”

呂冬笑笑:“未來計劃。”

呂振林全都記在了本子上:“一步一步走,咱們未來發展好了,肯定要擴大。”

李會計笑著說道:“冬子想的遠,也想的多,那句話怎麽說來著,對,著眼於未來!”

呂冬連忙謙虛幾句,又說道:“三爺爺,我開的那個公司,在大學城新弄了倆店鋪,一個自用,另一個我打算留給咱這邊,大學城我開店那地方,你們都去過,緊挨著能容納萬人的大社區,還面對十幾萬人的學生市場。”

他拿起小袋真空包裝:“零食類的產品,學生是消費主力,我建議,在大學城開個店,零食類也先在大學城開售!”

呂振林不止一次去過呂冬那,略微回想,說道:“我覺得行!店鋪按市場行情給你租金,明天我就過去看看,學生喜歡吃零食,這點沒錯!蘭蘭那丫頭,整天吵著要好吃的。”

呂冬又說道:“我那倆店人流量大,開業前可以在店裏擺個點宣傳,帶動咱們的新店。”

“這個主意好!”呂振林贊同,又問道:“冬子,我聽到個消息,說是縣裏在爭取今年的糖酒食品會放在大學城新建的會展中心,咱們這有個名額。你跟楊主任熟,沒問問?”

呂冬上次聽說,就給趙幹事打過電話:“我問了,確實在爭取,但希望不是很大,大學城配套不行,客商來了住的和吃飯的地方都成問題。”

呂振林說道:“建設速度還是慢啊。”

呂冬說句大實話:“大學城想快速發展,得招商引資。”

眾人討論到十一點,散了會,呂冬接到杜小兵電話,杜鵑到了大學城,他趕去大學城,叫上老杜、宋娜和喬衛國,一起跟杜鵑吃了午飯。

下午,跟老杜一起,陪著杜鵑在大學城轉,杜鵑想要在這邊開電腦銷售店。

針對的不止是學生,還有大學城的企事業單位。

後面一天,呂振林和呂建設過來看店面,又去學府文苑和南邊的花苑小區轉了一圈,午飯就在呂冬店面吃的,也見到了如潮的學生消費者。

呂振林真正敲定在大學城開設面積最大的一家呂家絕味熟食店,店鋪足夠大,不僅可以出售熟食,還能銷售新上的零食。

送走倆人,呂冬找出空來,去了趟縣城,一是買手機,二是買溫鍋禮。

總不能空手上門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