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終歸是錢的問題(第2/3頁)

呂冬出市場,沿著鐵道北路往西走,來到火車站附近,看了眼正在建設的高樓,拐上站前街,在以前程立峰肉食店不太遠的地方,有家小的鹵肉店。

距離倒閉的程立峰肉食店一百來米,店面很小,也就十幾個平方。

呂冬想了想,支好摩托車進店。

“要啥菜?”中年老板招呼。

大冬天,鹵肉盛在盆裏,擺放在案板上,看上去很誘人。

呂冬掃了一眼,指指一個托盤:“老板,來斤豬頭肉!直接切好!”

中年老板說道:“好來!”

趁著老板切豬頭肉的功夫,呂冬問道:“老板,你這生意咋樣?”

中年老板笑:“還行,小本買賣,養家糊口足夠了。”

呂冬笑著問道:“聽說這條街上有家賣鹵肉的出過事,不影響買賣?”

“嗐,能影響多久?”中年老板了樂呵呵說道:“也就那十來天,買鹵肉的人少,不到半個月就恢復正常了,多大點事,能影響咱老百姓吃口好的?”

呂冬說道:“也是,啥事不是這樣,事情過去,該吃吃,該喝喝。”

中年老板拿方便袋裝上切好的豬頭肉:“你算說對了,看到好吃的東西,誰還記得那點破事,就放點破殼子,又不是啥大不了的。”

他壓低聲音:“說句不好聽的,就縣城的飯館,有多少用那東西的,一個巴掌數不過來!”

呂冬接過豬頭肉,付過錢,出門。

上車前,從袋子裏拿出一片豬頭肉塞進嘴裏,嚼了兩下就皺眉。

不說味道咋樣,這豬頭肉明顯煮過火了,沒有那股脆生的嚼勁,吃到嘴裏就覺得膩。

也可能是他吃習慣呂家村的下水,在鹵煮上面,嘴有點刁。

豬下水裏面的很多東西,鹵煮除了味道,火候也很關鍵。

呂冬咽下食物,戴上頭盔手套,又去其他街上,受限於大環境等因素,縣城賣鹵煮的店很少,他轉了一大圈,連帶前面的算上,也只看到四家。

其中一家,類似於他在大學城那樣擺地攤。

出縣城,呂冬又去臨近的相公鎮,這是一個大鎮,也有鹵肉店,他借著買豬頭肉的名義,也跟老板聊了會。

這年頭,競爭不大,鹵肉店生意都不錯,程立峰那事,對不在縣城的店,沒有任何影響。

畢竟信息傳播速度有限,像泉南晚報這樣的報紙,到了鄉鎮這一層級,基本都是公家單位才訂。

至於青照台的新聞,真沒幾個人看。

這種小電視台,能吸引到觀眾的,一個是點歌台,一個是盜播的電視劇和電影。

青照台已經發預告,準備放《還珠格格》了。

授權?現在的縣級小電視台根本不需要。

有本事就來打官司,光地方政府這一關就不好弄。

曾經很多小地方的人,能熟悉港片和周星星等人,除了錄像廳,其實要多感謝當地的小電視台。

像呂冬第一次見到徐老師,就是在臨縣電視台播放的電影上看到的,雲中龍那充滿俠義精神的背影,不知給多少少年郎留下深刻記憶。

又去附近一個鎮上轉了一圈,看時間差不多,呂冬趕回大學城,放好車子進市場,問二焦:“三黑,焦哥,吃晚飯了沒?”

焦三黑眼睛離開小說:“還沒有。”

呂冬買了好幾份豬頭肉品嘗,一人給一份,說道:“我買的,嘗嘗。”

他手裏剩下的一份,又給了喬衛國。

喬衛國頂著明亮的光頭,吃了一口,也皺眉:“沒嬸子做的肉好吃。”

“可不!”焦守貴接話道:“我從你們呂家村買過下水,這豬頭肉煮的,差距太大了。”

焦三黑咕噥道:“有肉吃就不錯了。”

焦守貴說道:“肉和肉也是有差距的,就像冬子那邊的鹵肉,味道多好,聞著都香。”

“要不冬哥和衛國生意最好!”焦三黑吃的津津有味。

免費的肉,吃起來當然香。

時間不早了,呂冬準備脫軍大衣穿戴起來,手摸進軍大衣口袋,有塊冰涼的東西,他抓住拴在上面的紅線,提了出來。

卻是昨晚黑蛋送給他的平安墜,黑蛋還叮囑過讓他戴上,當時塞口袋裏,回家就給忘了。

呂冬脫掉軍大衣,想了一下,撐開紅線戴在脖子上,吊墜放在衣服外面幹活不方便,幹脆塞進領口中貼身帶。

石頭質地的平安扣冰冰涼涼,戴著挺舒服。

後面兩天裏,呂冬下午都抽空去周邊鎮上查看鹵肉店的事,還專門去村裏小學校看過。

95年的時候,村裏集資進行過一次修繕,小學校的草屋屋頂換成紅瓦,但房子的土坯主體很破了,有些窗戶都關不嚴,為了孩子們不被北風吹,村裏在屋子北邊釘上塑料布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