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了不起(第2/3頁)

馬運來說道:“這次是我小看他了,我記住了。”他問道:“楊哥,我們……”

楊富貴擺擺手:“這事沒談成,我們跟他沒沖突了,幹嘛要死對著不放?呂冬,頂多一個成熟點的毛孩子,他本身沒什麽,但他背後,好好想想!跟你說過不止一次,做事要三思而後行!”

他托親戚七拐八繞的問過,那邊確實每年過年前,都有群當兵和退伍的過去,據說不少人還有車。

市電視台,一號演播大廳。

呂冬接過榮譽證書,按照之前試走的流程,朝舞台下打開,露出裏面的兩行字。

除了“十大傑出團員”的榮譽證據,還有一個金燦燦的黃銅獎杯。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

演播大廳裏,響起熱烈掌聲。

等領導下了台,女主持人拿著話筒過來,問道:“呂冬,此時此刻你有話要說嗎?”

話筒放在呂冬面前,呂冬按照寫好的文案,說道:“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讓我很不安,我只是一個很渺小的人,一個很普通的團員。”

文案深具時代特色,壓低個人,突出集體:“能做出這些,離不開團組織的教育,寧秀鎮的楊烈文鎮長和縣團的王錚書記,多次關懷我,幫助我……”

滔滔不絕的說了一大通組織的重要性,呂冬最後聲情並茂:“我只是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面對困難我也曾猶豫徘徊,但想到有人民和組織作為堅強後盾,我無所畏懼!”

呂冬用較為符合正常人說話的方式,背出了一篇寫好的文案。

當然,文案的內容和套路擺在這裏,不管怎麽聽,都會覺得有點不自然。

呂冬不管這些,任務順利完成,榮譽證書到手。

掌聲又一次熱烈響起,所有獲得榮譽者全部上台,再次接受領導接見,與領導一起合影留念。

“小夥子,做的不錯。”有個瘦高個跟呂冬握手後說道。

呂冬不認識這位領導,只能憨厚的笑。

這次表彰,就只有獎杯和榮譽證書,沒有獎金了。

對於包括呂冬在內的十個人來說,這份榮譽所能帶來的,遠遠超過幾百乃至幾千塊錢。

那九個人,都是大單位上的,這會讓他們的履歷增添重重的一筆。

王錚沒有留在泉南,而是與呂冬等人一起返回青照,回去的時候,邀請呂冬上了他的車。

“你這個年紀,又沒壓擔子鍛煉過,今晚表現很不錯。”王錚笑著說道:“言行得體,進退有據,不比大單位上出來的人差。”

呂冬說道:“我也不懂,就按照吩咐的做。”

王錚卻說道:“這一點,在年輕人中就很難得,有些人連最基本的都做不好,我見過太多年輕人,心比天高。”

呂冬很清楚,心比天高的背後,往往是命比紙薄。

人這兩條腿,長度有限,劈開再大,一步都竄不到天上去。

一路上,王錚的態度相當好,跟呂冬有說有笑。

話說回來,但凡有點水平的領導,面對群眾時,都會放出親切隨和的一面。

呂冬沒隨便問關於明年換屆的事。

到青照縣城,王錚直接回縣團委宿舍,趙幹事堅持要送呂冬回去。

倆人關系一直不錯,呂冬推辭幾句,也就同意了。

“不是我說,呂冬,你不走仕途,太可惜了。”趙幹事邊開車,邊替呂冬惋惜:“你要進體制,二十五之前絕對能上正科。”

呂冬說道:“趙哥,你就別拿我說笑了。以我這自由散漫的性子,誰見誰煩。”

趙幹事哈哈笑起來:“就你會說話。”

呂冬轉而問道:“我聽我哥說過一個事,明年縣兩會換屆?”

趙幹事多會做事,一聽呂冬這話,就明白他想幹啥:“這個好說,你打一份申請,交給縣團,由縣團推薦過去,只要縣團能過,問題不大。”

他又笑:“你剛給縣團掙了這麽大份榮譽,縣團肯定不會卡你。”

呂冬說道:“謝趙哥提醒。”

桑塔納轎車沒有進村,趙幹事也要趕著回家,呂冬在村頭下車,聞著空氣中飄蕩的大蔥味,沿著集街往北走,快到大隊院子時,發現門口站了不少人。

“冬子回來了!”有人吼了一嗓子。

大隊院子裏呼啦啦出來一大堆人,立即圍上來,有人要看榮譽證據,有人要看黃燦燦的獎杯。

“冬子,好樣的!”李家柱過頭錘了他肩膀一下。

呂振林走過來,說道:“替咱呂家村爭臉了!”

人都在笑,各種稱贊。

呂冬在村裏的聲譽,無疑到了從未有過的新高度。

好半天,人才漸漸散去,呂冬和胡春蘭一起回老宅。

進堂屋,胡春蘭將證書和獎杯擺在正中的相框下面,對呂冬說道:“給你爸上一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