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黑乎乎的那個(第2/3頁)

看到這棟建築,呂冬想到楊富貴,距離馬運來找他過去了好幾天,沒啥特別的事發生,希望一直這樣平靜下去。

坦白地講,他不想與青照的這些梟雄人物人直接交集,尤其在自身實力還弱小的時候。

問題是,不去找人,人卻找來……

青照如今的富豪中,北邊化工園樹脂廠的那幾位,經過草莽時代之後,真正跟過去一刀兩斷,屬於相對踏踏實實做實業的,後來更是成為青照的明星企業,國內人造樹脂領域的佼佼者,出產的樹脂類產品,甚至應用在航天領域,一起上過太空。

至於南邊開煤礦的和這位建高樓的,下場都不好。

私人開煤礦的不用說,基本都懂咋回事。

這位建高樓的,是啥原因倒台?

呂冬想了一會,繼續往前走,跟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火車站往往是很亂的地方,隔著路看車站前的小廣場,人行道上有人擺下地攤,好像是象棋殘局。

這屬於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玩這個的,最少三四個人一夥,呂冬隔著路看一眼,沿著鐵道北路往東走,來到青照最大的批發市場,買了三件老式軍大衣和倆頭盔。

返回大學城,在市場附近,有輛老中巴停下,車上往下下人,路邊突然出來個十三四歲男孩,穿的破破爛爛,拿著個搪瓷缸子晃蕩。

可能裏面有硬幣,搪瓷缸子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有人看看孩子身上的衣服,忍不住掏錢放進搪瓷缸子裏。

男孩似乎不會說話,沖這人微微鞠躬。

接著,又有人給錢。

富有同情心的人不少,小孩一會收獲四五塊。

大學城人多了,做各種營生的人同樣在增加,這片剛剛開發的市場,不斷吸引各種人過來。

呂冬來到市場,停好車,解下後車座上的大包裹,提著進去。

三件軍大衣,給了喬衛國一件:“天冷,一早一晚穿著,別凍著。”

喬衛國接過來,沒跟呂冬客氣:“好。”

胡春蘭接下包裹,對呂冬說道:“今天來了個小孩,不會說話,到處討錢,太可憐了。”

呂冬想到在中巴車前看到的那個,提醒道:“媽,小孩過來,你看好錢。”

“就個孩子……”胡春蘭想到那小孩才十歲出頭。

呂冬帶著幾分提醒:“跳到咱家偷東西的那倆,也沒成年。”

胡春蘭嘆口氣:“外面比村裏亂多了。”

呂冬收好提包,回去準備中午的麻辣燙,像呂家村這樣的村子,在青照其實越來越少,社會在變,人心也在變。

呂家村不發展,最終也會被時代淘汰。

未來金錢的力量只會越來越大。

大環境如此,只能順勢發展。

中午人還不多的時候,宋娜背著包提著兜,從北邊過來。

看呂冬正在忙,她跟胡春蘭打個招呼,掏出一塊五毛錢,對喬衛國說道:“衛國,給我來個燒餅。”

喬衛國說道:“黑蛋,錢不要。”

胡春蘭聽到了,趕緊過來說道:“小宋,自家做的東西,拿著吃就行,你要給錢,我就得跟你算算賬了,周六周日,你都在幫忙,得給你開工錢。”

宋娜收起錢,不再客氣:“衛國,給我多放點青椒。”

喬衛國做燒餅,看宋娜一眼:“你又白了。”

宋娜回頭看眼呂冬,笑著說道:“比他白了。”

接過燒餅,跟胡春蘭說聲,宋娜去對面,趁著呂冬不忙的空,說道:“我去省大女生宿舍,不跟你說了。”

“行!”呂冬看眼宋娜,說道:“黑蛋,你這就名不副實了。”

宋娜笑笑:“正常情況。”

她揮揮手,出市場過路口,去省大那邊。

背上的包很沉,壓得宋娜微微彎腰,手裏的提兜同樣沉,拉的一根胳膊筆直,宋娜速度卻不慢,邁開穿著運動褲的長腿,很快進了省大校門。

來到一個女生宿舍,剛進宿舍樓大門,一個四十多歲的阿姨隔著窗口喊道:“那個同學!就你!背包,黑乎乎的那個!站住!”

別的女生被人喊黑乎乎,可能就惱了,宋娜來做生意的,不是來置氣的,笑著過去,說道:“阿姨,找我有事。”

“你不是這棟樓的吧?”宿管阿姨的火眼金睛,盯著宋娜的背包和提兜。

宋娜記得呂冬上次說過的話,早就有準備,從提兜裏摸出個精美的小盒子,通過窗口放在裏面的桌子上,然後掏出學生證展開讓人看:“阿姨,我體育學院的,過來找同學。”

宿管阿姨看眼學生證,又打開盒子瞄上一眼,裏面是個精美的鐲子:“進去吧,別亂竄。”

宋娜連忙應聲,帶著東西進樓,成包批發的東西,加上個盒子,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