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群魔亂舞(第2/3頁)

“光你一家子的人?”呂冬得到肯定答復,說道:“我就不去了。”

他搬起自行車,放在空掉的車鬥裏,招呼李文越上車:“走,我拉你去自留地。”

不算遠,用不了多長時間,回村也順道。

李文越上車,說道:“你從大學城回來?”

呂冬應了一聲,騎著摩托車掉頭,往南走出一百來米,向東有一條土路,路一邊有排合抱粗的大樹,另一邊是臭水溝,以前造紙廠的排汙溝之一。

造紙廠早已倒閉,但每年夏天雨水流入溝裏,殘存的汙染物,依然發出極為刺鼻的氣味。

土路盡頭有近三米高的圍擋,圍出一片大院子和板房,院子裏有熱氣飄起。

李文越指著板房說道:“這是程立峰煮肉的作坊,建在他家自留地裏,他家的鹵肉,都在這做的。”

呂冬有印象,專門看了兩眼,可能是常年煮肉的關系,原本藍白色的圍擋上面,沾滿油汙。

南側靠近臭水溝那邊,還有一條地溝,汙水咕嘟嘟往外流。

臭水溝裏,用過後廢棄的佐料,扔的到處都是。

環保這個概念距離底層生活還很遙遠,別說下面的人亂排亂扔,上面的人也不重視。

呂冬估計,程立峰的鹵肉作坊建在這裏,除了他家自留地的緣故,扔垃圾方便也是一大因素。

這年代,類似的事,司空見慣。

呂冬沒有多管閑事,下了車幫李文越去他家自留地摘菜。

黃瓜,扁豆,豆莢,茄子,又拔了些大蔥。

幾分地的自留地,種上點菜,夠農戶一家吃過夏天,再吃到秋天。

農民收入低,卻也有獨特的優勢。

收拾好菜,呂冬和李文越上車往回走,快到土地和柏油路的轉彎處,有風從後面吹來,刺鼻的氣味更加濃烈。

“阿嚏……”

呂冬打了個噴嚏,趕緊穩住車把,問道:“咋有股瀝青味?”

李文越仔細聞了聞,只有刺鼻臭味:“沒聞到。”

呂冬還要拉貨回大學城,也沒仔細辨別,拐過彎加速進村,放下李文越和自行車,回果園拉上貨,又奔赴大學城。

正是最熱的時候,過來買東西的人不多,稀稀拉拉,不像上午那麽集中。

呂冬趕到師大對面,發現攤位和老趙三輪車之間,又多了個男的。

這人三十歲左右,比喬衛國稍微高點,有張長長的馬臉,人瘦的厲害,高高突起的鎖骨上面陷下去兩個窩,別說放雞蛋了,估計放上鵝蛋都掉不下去。

呂冬放好車和拖鬥,再看那邊,馬臉從鼓起的麻袋中掏出一個大號編織袋,鋪在花格磚地面上,充當攤鋪。

“幹啥的?”呂冬問喬衛國。

“我沒問。”喬衛國摸著光頭,說道:“他就問能不能在這擺攤,我說公家地,他就上來了。”

馬臉又從麻袋裏往外掏東西,花花綠綠的方形硬質包裝物,一一放在麻袋上面。

仔細看,隱隱能看到《逃學威龍》、《辣手神探》、《黃飛鴻》、《唐伯虎點秋香》等字樣。

原來是個賣盜版電影光盤的。

這兩年,VCD不再是稀罕物,漸漸走進一些條件還可以的家庭。

縣城的幾個錄像廳,也早就換成了VCD播放。

不可避免的,有些藝術大師,尤其港城藝術大師們的作品,比如名聲赫赫的徐老師,也大範圍流入。

縣裏物資交流大會上,有些錄像廳甚至敢扯上外放音響,放這類片子。

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也是最後一個群魔亂舞的時代。

比如說在物資交流大會上,大部分歌舞團都有公開跳脫衣服舞蹈的節目。

馬臉看看老趙,又看看呂冬和喬衛國。

前者年紀較大,估計閱歷豐富,後者像是剛出校園的毛孩子。

這很好選,他主意最終打在後兩者身上:“兩位,要盤找我,十塊錢一張,要啥有啥!”

買不買盤不要緊,先混熟再說。

喬衛國跟之前一樣,不搭理人。

呂冬微微點頭:“謝了,暫時不需要。”

馬臉向這邊湊幾步,說道:“別客氣,一起擺攤就是緣分。擺出來的這些不感興趣,是不是?放心,我了解你們小年輕的喜好。”

他從麻袋裏掏出一張新盤:“看到沒?《泰坦尼克號》!我費好大勁從南方要的貨,只要二十塊錢一張!這可是美國最熱的片子,拿了二十個……反正二十個金獎!還有,女主角全部光光,該露的都露了。”

呂冬搖頭:“不用,我看過了。”

馬臉這會沒別的客戶,繼續推銷:“嫌不過癮?我這還有更精彩的!你要港城的?霓虹的?還是美帝的?”

呂冬擺手:“不需要。”

買光盤的人很少,馬臉基本沒生意,過了好長時間,才有個學生從呂冬這買完東西,被光盤吸引,講價到六塊錢,買走了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