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未雨綢繆(第2/3頁)

莫名一種羞恥感,有木有?

這蟲子,算是從頭上摘不掉了。

大伯母做好飯,端進堂屋,呂建國居中而坐。

在太東,家裏有正式飯局,女人不能上桌,但自家人,沒那些窮講究。

太東和泉南這地方,有些所謂的傳統規矩,哪怕呂冬這個本地人,都非常無語。

打開一箱趵突泉啤酒,呂冬用筷子撬開,給大伯和大哥各一瓶,自己也拿了一瓶。

仨人喝過一杯,呂建國因為報紙上的事,稍微誇獎幾句,問呂冬:“下了學,想做什麽?參軍?進廠?”

呂冬說道:“先自個闖闖。”

呂建國為人方正,思想雖然相對保守,但也是退伍多年在社會摸爬滾打的人:“先闖闖也好,積累點經驗,將來處理起人事關系容易一些。”他想了想,又說:“還是要找穩定工作,要能解決編制,我想想辦法。”

呂春維護大家長權威,不好說啥,提醒呂冬:“別跑遠處,社會比你想的復雜。”

“絕對不跑遠處。”呂冬保證:“就在咱家這片,能在咱這找機會,幹嘛跑遠處受罪。三爺爺就說過,千好萬好,不如家好。”

在大學城打拼,本地人這一條就能帶來很多無形優勢。

距離家近,年輕力壯有點名聲,呂家村在大學城工地上有近百號壯勞力,大伯是工地管事的等等,這能規避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再就是大哥呂春,大學城是他所在的轄區,他又交際廣泛。

呂冬沒想過讓呂春做任何擦邊或者越線的事,但呂春人在大學城,就是一種保護。

人生真正跨入社會的第一步,能在熟悉的老家找到好機會,殊為難得。

熟悉的人,熟悉的環境,熟悉的關系網,能讓邁入社會的第一步難度驟降。

路要一步步走,好高騖遠只會摔到溝裏。

呂冬特意說了下今天的事。

呂建國本就在大學城,說道:“有心,觀察的很仔細,大學城剛啟用,配套設施少,商業設施基本沒有,是個機會。”

呂春跟呂冬碰杯:“我看也不錯。”

呂建國像個大家長,直接說道:“冬子要在大學城闖闖,春子你照拂點。”特意強調:“你倆,都不要違背原則,別給咱家臉上抹黑!”

兄弟倆連忙保證。

“大學城各方面現在管得松,以後會嚴起來。”呂春未雨綢繆,琢磨一會:“我介紹個人給你認識,晚上跟我去趟縣城,一起吃個飯。”

呂冬說道:“好來。”

呂春本就是跑基層一線的,介紹的估計也是一線的。

有時候,縣官不如現管。

酒足飯飽,呂冬告辭離開,準備收拾鯰魚去刁家莊。

堂屋裏,呂建國對呂春說道:“冬子年輕,有闖勁,不是壞事。”想到報紙上的贊揚:“現在也是個懂事的,不違背組織紀律,能幫就要幫。”

呂春笑著說道:“爸,我跟冬子是兄弟。你放心,我們不欺負人,但也不能讓人欺負我們。”他看了下時間:“我去大隊打個電話。”

村北果園裏,呂冬撈出水缸裏的鯰魚,裝了一個大水桶和一個大水袋,水桶綁在自行車後座上,水袋搭在橫梁上,跟胡春蘭打過招呼,騎車去呂家村。

刁娟的魚店,就在刁家莊村口,這裏也是刁家莊的集街,跟呂家村大集沒落消失不同,刁家莊每五天會有一次大集。

魚店就一臨街的屋打了道門。

門前停著輛嶄新的雅馬哈80彎梁摩托車,車上焊有鋼架,掛著一個新的大拖鬥。

那輛橙色的小嘉陵和略顯破舊的大拖鬥,孤零零停在角落裏。

這是裝備大升級了。

“大姐!”呂冬看到忙活擦車的刁娟,從車後座上解下水桶:“鯰魚來了。”

刁娟放下抹布,過去看了眼,又抓起兩條顛了顛:“按上午說的,3塊錢一斤。”

最近鯰魚漲價明顯,但非節非年,基本也漲到頭了,呂冬痛快說道:“行,過秤。”

近二十條鯰魚,最小的也有一斤多沉,過完秤後,刁娟點給呂冬136塊錢。

收好錢,呂冬目光落在嶄新的雅馬哈80摩托車上:“大姐,新買的?不便宜吧?”

刁娟拍了下車座:“連車鬥帶改裝,花了7000多。”

呂冬看了眼橙色的小嘉陵和生銹的大拖鬥:“比這車貴多了!”

“誰說不是!”刁娟買了新車,心情好:“三年前,嘉陵這一輪搞完了才2000多。”

呂冬笑著奉承一句:“新車換舊車,大姐你這升級速度夠快。”

刁娟看似謙虛:“村裏都有買小汽車的,我這點跟人比,毛毛雨。現在有錢人多了,前幾天還有人開了輛嶄新的桑塔納2000進村。”

呂冬指了指橙色嘉陵那邊:“這車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