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大局和小家(第2/3頁)

呂冬回想一下,說道:“好像有這個事。”他建議:“你跟三爺爺說說,讓他打個電話,建築三公司畢竟五爺爺管事。”

李文越覺得是個辦法:“讓我爺爺跟三爺爺說,我份量輕。”

呂冬給個建議:“先別提。文越,等你高考成績出來,最好拿到通知書,然後再提,保證沒問題。”

這年頭,大學生,尤其重點本科,還是備受重視的。

不出意外,李文越是重本,以呂家村的傳統,不光重視,還會有所表示。

李文越一點都不笨,欠缺的是社會經驗,聽過呂冬這些話,仔細想了一陣,歪頭看著呂冬:“冬子,你變化可真大。”

呂冬翹起二郎腿:“這叫開竅,懂不懂!”

嘴上這麽說,心裏卻在盤算,統籌提留數額出來了,剩下公糧的債就看蘋果行情了。

國光這價,印象裏實在愁人。

呂振林這時進來,兩道濃厚的劍眉擰在一塊,對李文越說:“等會你二伯來了,有人再打電話說統籌提留,讓他先應付著,別給保證和期限!有人找我就說我不在,這才發了大水,叫不叫人過日子?”

李文越應了一聲,呂冬沒說話,也說不上話。

呂振林招呼呂冬:“走,去縣裏。”

呂振林拿了一個卷起來的錦旗,塞進自行車橫梁的布兜裏面,和呂冬各自騎著二八大杠往縣裏趕。

寧秀鎮就是縣城駐地,鎮政府位於車站東側不遠處的寧秀電影院旁邊,呂冬和呂振林只用十來分鐘就到了。

呂振林時不時過來開會,熟門熟路,領著呂冬直接上三層辦公樓的第二層。

洪水時見過的那位幹事,接待了兩人。

“楊鎮長在打電話,你們稍微坐會。”

相比這年頭的很多工作人員,幹事比較客氣,每人給倒了杯水。

“謝謝。”呂冬很有禮貌。

對於這位幹事,呂冬印象深刻,扛沙袋堵口子的時候,指揮拿相機的宣傳幹事圍繞鎮長團團轉。

幹事走後,呂冬看向窗戶外面,鎮府大院後面在施工。

呂振林看了一眼,說道:“鎮上在編人員和老師集資蓋樓,每人交兩萬,後期看情況再補。”

“冬子,你想下學闖闖,不是壞事。”他舊話重提:“年輕,沒定性,闖兩年也好,後面再讓建國在縣裏找廠子尋摸個編制。”

他目光落在施工工地上:“有編制才有保障。”

三爺爺出自好心,呂冬沒有多說,只是應了一聲。

社會在急劇變動,也在沖擊著幾十年來的傳統觀念。

過了七八分鐘,那名幹事過來,帶著呂冬和呂振林去了旁邊的辦公室,有人從辦公桌後面站起來,主動上前與呂振林握手。

“呂冬同學。”楊烈文也與呂冬握了下手:“我們又見面了。”

“楊鎮長,你好。”呂冬不會缺了禮貌。

同時快速掃了一眼,這位年輕鎮長戴著金邊眼鏡,穿著白襯衣和黑西褲,襯衣紮進腰裏,腰帶頭亮到反光。

非常注重個人形象。

楊烈文與呂振林說話,呂冬明智的保持沉默。

泉南已經定性青照河洪水為五十年一遇,寧秀鎮雖然出現了呂家村和馬家村這種千鈞一發的險情,卻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決口,全部平安度過。

對楊烈文來說,危機成功化為機遇。

不過,呂振林想要的更為現實。

“這場洪水影響挺大,鄰村給了很多援助。”呂振林考慮的永遠只有呂家村:“說是無償救援,呂家村不能真當免費,要有所表示。楊鎮長,你看統籌提留這塊,能不能松松綁,讓呂家村喘口氣,壓力真挺大……”

楊烈文從機關下來的,以前沒仔細研究過,這兩個月深有體會:“老呂,我知道呂家村難,鎮上也在想辦法幫呂家村解決實際難題。建築三公司的砂石,我已經溝通好了,他們算無償捐獻,不收一分錢。”

說起這件事,呂振林有點不樂意了,老一輩的村帶頭人,也不太買年輕鎮幹部的帳:“三公司管事的是我五弟,他哪出來的?楊鎮長,你不知道?”

楊烈文這人太能鉆空子,說不定接下這差事時,就知道管三公司的是呂家村出去的人。

這些在大機關混過的,個個人精!

楊烈文剛來,作風相對柔和,但仍舊是呂振林的頂頭上司,而且坐在這個位置,必須考慮全鎮情況:“這場洪水,寧秀鎮難的不止呂家村,呂家村松綁,其他村呢?工作還要不要開展?老呂,你要從大局考慮。”

呂振林劍眉抖起來:“別的村我不管,我是呂家村的,我只管呂家村!只對呂家村負責。”

楊烈文不得不加重語氣:“老呂同志!”

地方小團體主義!這些人眼裏,只有自家那一畝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