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千萬富翁(第2/3頁)

呂冬先給鐵嬸搬來馬紮,沖門口招手:“蘭蘭,進來。”

呂蘭蘭指了指骨灰堂屋脊上蹲著的莫名神獸:“我怕,它老盯著我。”

“別看它就沒事。”呂冬傳授小時候總結出來的秘訣。

呂蘭蘭低下頭,慢吞吞挪進果園,先去看水缸裏的鯰魚,見呂冬過來,低聲說道:“冬哥,你給的鯰魚我爸拿走了,說太小沒肉,先養養,等肥了再吃。”

聽到這話,呂冬目光不自覺越過果園大門,眺望根本看不到的雞糞池子:真不愧是鐵叔!

再看看呂蘭蘭,十三四挺水靈的小姑娘,鐵叔你就舍得?

呂冬異常認真地說道:“蘭蘭,以後別吃鯰魚了。”

呂蘭蘭詫異:“為啥?”

事實太殘酷,呂冬沒法說出口:“相信你冬哥。”

隨後,大伯母李敏,二嬸子,七嬸子,還有老街上的幾個街坊到了,來了十幾個人,還自帶噴霧器。

當然是手壓式的。

這也是呂冬不當軟蛋,義無反顧抗洪的原因之一。

人心都是肉長的。

雖然偶爾也有閑言碎語,但老街上的本家街坊們,對他們一點都不差。

但凡有希望,誰能無動於衷?

人多力量大,又都是地裏討生活的,胡春蘭只要兌好農藥,二十多畝果園說大也不算大。

打農藥,可能會影響到知了猴,但主次還是要分清的。

食心蟲、卷葉蛾、黃蚜蟲已經不少了,不噴農藥,收果子的時候能叫人哭出來。

果園交的公糧都是借的,還指望下果子賣掉還上。

不止果樹,果園裏種的自吃的蔬菜,同樣要打藥水。

不打藥水,各式蛾子幼蟲、螻蛄、蚜蟲、蝸牛等等,就會把葉子啃的千瘡百孔。

別說吃了,看見就沒胃口,除非想補充蛋白質。

不到五點半,農藥就打完了,眾人簡單洗過手臉,在果園吃過飯,又休息一會,都去了鐵叔的雞場。

今晚雜毛肉食雞出欄。

逮雞的貨車已經來了,裝雞的籠子就堆在車邊。

鐵叔把鐵嬸拉到一邊說話,有些傳到了呂冬耳朵裏面。

收雞的人是鐵叔鐵嬸多年的朋友,建議兩人在養雞場基礎上,發展肉雞加工這一塊。

養雞看行情,行情時好時壞,抗風險能力太差。

碰上流行病啥的,賠掉老本。

這邊有句老話: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但做肉雞加工,又需要投資。

這不是小事,鐵叔鐵嬸都很謹慎。

關系別人家的前途命運,呂冬只能聽聽,聽過就算了。

天色黑下來,雞棚亮起燈光,呂冬和鐵叔夫婦負責逮雞,這些肉食雜毛雞膽子小,很好抓。

養夠65天的雜毛雞,份量十足。

這屬於出欄時間相對比較長的肉食用雞,呂冬記得鐵叔養過一批大肉食雞,四十天就能出欄。

至於肉質,別有啥指望。

燉個土雞,滿街飄香。

燉個大肉食雞,廚房裏都聞不到香。

誇張點來說,跟啃木頭渣子似的。

雜毛雞好得多,也是市場上的主流。

一直忙到晚上十點多,三個雞棚裏面的雞才全部逮完,人人一身雞糞味。

完事後,呂冬率先離開,回到果園抓知了猴,可能藥性沒有針對性,農藥影響沒有想象的大,但時間有點長,被膠帶堵住的一些知了猴,已經蛻了皮。

今晚的收獲比前一天略微減少。

但別人幫過你的忙,你自然要去幫別人忙,屬於最正常的人情往來。

這畢竟是個人情社會。

……

泉南市,靠近十裏堡市場的一個家屬區,方燕背著包下班回來,跟鄰居打著招呼,順著樓梯上筒子樓,進了一個有廚房沒衛生間的二居室。

她老家在泉南經濟條件最差的北河,同樣來自農村。

泉南已經有了商品房,但對這年代的年輕人來說,同樣可望不可及。

至於單位分房,年輕同志自然長期排隊。

這裏的小二居室是方燕姑姑的房子,她姑姑姑父是鐵路部門職工,調到了荷西工作。

進屋,方燕打開包,拿了一個樣式造型相當古樸的小碗放桌子上。

盯著看了會,她又摸出一個小錄音機,按下播放鍵。

一個洪亮的聲音以標準普通話說道:“這碗造型、花樣和落款,都是明晚期的經典款式,雖然民窯作品,但存世量極少,讓我估算……市場價最少40萬!”

方燕聽完錄音,又從包裏掏出50塊錢買來的鑒定證書,上面簽有梁永教授的簽名和印章。

“我這是發財了?”方燕自嘲:“路邊攤5塊錢買的碗,值40萬。”

她想到賣碗的地攤老板:“要這麽算,攤主是個千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