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打虎上山(第2/3頁)

這一去,要麽變成身家三四位數的有錢人,要麽繼續當個位數的窮光蛋。

今天天氣適合外出,雲彩遮住太陽,東北風帶來陣陣涼爽。

出村南口,呂冬遇到早起鍛煉的鐵公雞。

“冬子,去哪?”鐵公雞手腕上掛著收音機,有激昂的音樂前奏在響。

“早,鐵叔。”

呂冬笑笑:“去城裏轉轉。”

他騎車與鐵公雞錯身而過,音樂中傳來京劇唱腔。

“穿林海,跨雪原,氣沖霄漢……”

呂冬蹬著自行車越走越遠,聽到的最後一句:“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撲上前!”

天涼,順風,呂冬鬥志高昂,僅用一個小時多點,就趕到東外環車站,寄存好自行車,搭乘公交電車前往舜山文化市場。

八點半,呂冬下車抵達舜山。

這裏跟以後變動並不大,呂冬曾經來過,又特意轉了兩圈,確定幾個市場出口都通暢,專門將背包調整到胸口,一只手牢牢抱住,另一只手抓著橫軸,來到仿古樓前。

樓門口人不少,呂冬問了聲廁所在哪。

跟大部分老式建築一樣,小樓內部沒有衛生間,要去東邊三十米外的公用廁所。

上完廁所,呂冬進入正大藝術品公司,今天來得早,一樓七八個人在排隊,估計等待鑒定的人不少。

很多人手上拿著《太東周刊》,可見報刊宣傳效果很好。

這年代人們對媒體的信任度相對比較高。

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即使大媒體,也會為五鬥米折腰,各種軟文和廣告下限不要太低。

呂冬還看到,有人從隔間裏出來,搖頭離開,對與正大藝術品公司合作不感興趣。

貪欲沖昏頭的人有,謹慎的人也有。

“冬子!”趙偉迎了上來,看到呂冬緊緊抱著背包,暗自點頭。

呂冬趕緊上前兩步,略帶不安:“今天人多?”

趙偉笑著說道:“都慕名過來鑒定的。”他名為叮囑,實則試探:“人多手雜,錢裝好了。”

呂冬拍了下背包:“放心,在這裏面呢,丟不了。”

趙偉這下放心了,拉著呂冬進隔間,看了眼背包:“古玩也拿來了?”

“嗯。”呂冬放下橫軸:“你先看看這個。”

接著打開舊書包,掏出嚴嚴實實的包裹,掏碗的時候,呂冬特意把包紙的布包拿出來,放在手邊上。

趙偉手上拆卷軸,目光時不時從呂冬這邊掃過,立即看到那個布包,從大小長寬,不難判斷包的是百元大鈔。

這厚度不知道包了多少層,也太小心了。

掏出四件瓷器,呂冬趕緊把布包收回包裏。

趙偉的目光也轉到了書包上,布包仿佛自帶磁性……

一個橫軸,三件瓷器展現真容,趙偉一一打量,橫軸紙張發黃,瓷器精美古樸。

“不會是真的吧?”他問道:“就這些?”

呂冬不好意思說道:“家裏還有,我娘不讓多帶。”

趙偉說道:“以我的眼光,都是真品!翠翠!翠翠!去梁教授那幫冬子插個隊。”

呂冬帶著靦腆:“不急。”

“沒事。”趙偉看到了錢,呂冬不急,他急!

5000塊錢!泉南這個副省級城市統計的去年城鎮職工年均收入也不過就這麽多。

到手的鴨子,不能飛了!

黃翠翠離開很快又回來,說道:“教授那邊好了,我們過去?”

趙偉看向呂冬,呂冬牢牢抱著包:“好。”

黃翠翠端著倆飯碗頭前開道,呂冬一手抱包,一手拿橫軸,趙偉端著醋碟和菜盤子在後面壓陣。

這奇特的一隊,吸引了所有前來鑒定者的注意力。

進入紅門辦公間,所有東西一一放在桌子上,梁永先拿起橫軸,搖頭晃腦,仿佛在仔細品鑒。

過了一會,梁永說道:“這幅橫軸了不得!筆走銀蛇,力透紙背,行雲流水,鐵畫銀鉤。落款振山居士,這是大家!唯一可惜的,時間短了點,民國初期的書法大家!”

呂冬雖然坐著,但非常辛苦,既要擺出一副受教的模樣,還要強忍著不笑出來,真不容易。

什麽民國大家!他爺爺叫呂振山好不好!

這是八幾年寫的好不好!

這就一大忽悠。

那淺口小碟的價值,估計也就幾十塊,在舜山市場可能賣出幾百上千,但前提是能忽悠住人。

他算明白了,這行當坑蒙拐騙無所不及,一個個心黑著呢。

比起來,趁洪災賺自個村錢的程立峰算老好人了。

後面,梁大教授鑒定倆飯碗和一菜盤子為清中晚期青瓷,沒忽悠的太狠,只說是民窯的。

這要來個宮廷造辦處的,梁大教授也兜不住。

最後,梁永給四件東西總計14萬市場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