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兵哥哥(第2/3頁)

河對岸鑼聲響起,密集的鑼聲,仿佛敲在人心上。

呂冬也急,但急也不能松手。

別看七叔跟對面開群嘲,實際上倆村隔橋相望,多年通婚往來,打斷骨頭連著筋。

比如他老舅,就是馬家村的。

七叔的丈人家,也在馬家村。

楊烈文冷靜一點,看看左右,吼道:“要組織救援!”

眾人黯然,這麽大水,咋過去?

“有船嗎?”楊烈文問道。

呂冬說道:“村裏船小,過不去,這要沖鋒舟。”

呂建仁先罵了句口頭禪,接著說道:“沒有大船,下水白搭人命!”

楊烈文問後面的幹事:“有沖鋒舟嗎?”

幹事沉默搖頭。

河對岸的人已經行動了起來,一個個沙袋扔進缺口。

呂冬吼道:“籠子!找籠子裝一起!”

其他人也在喊,不清楚對面聽到了嗎,只是人來人往瘋狂堵口子。

楊烈文有種深深的無力感,後悔的只抓頭發,為什麽沒重視?為什麽沒做好準備?

呂冬似乎看到了老舅家的表哥,只能在這看著,什麽都做不了。

呂建仁急了,脫掉上衣光起膀子。

呂冬也急了,吼道:“七叔,別犯渾!想想七嬸和孩子!”

呂建仁沒下水的打算,深吸一口氣,大喊:“馬家的!頂住!他釀的頂住啊!”

立即有人跟著喊:“馬家的,頂住!”

“馬家村,別慫!”

“老少爺們,頂住!”

這邊響起一片加油鼓勁的聲音,除此之外,短時間內也做不了什麽。

北岸的缺口還在落土,馬家村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就在這時,一群身穿橄欖綠,套著橙色救生衣的人沖上了河堤,他們腰上綁著繩子,手裏抱著沙袋,果斷跳進水裏,堵上沙袋後手挽手緊緊站在一起,面向奔騰的河流,鑄成一道人形堤壩!

渾濁的洪流沖刷過來,被血肉之軀擋下來!

他們牢牢釘在那裏,仿佛血肉鑄就的鋼鐵長城!

沖力減小,堤岸漸漸不再落土,一個個沙袋扔下去,情況開始穩定。

看著那一張張年輕的面孔,看著那一個個撐起希望的肩膀,南岸的人沉默了,震撼了,感動了。

哪怕他們此刻守護的不是呂家村!

呂冬眼眶濕潤,他們才是共和國真正的長城!

仿佛有什麽東西在沖刷著呂冬的內心,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一幕!

“兵哥哥!好樣的!”呂冬用盡全身力氣吼了出來:“兵哥哥!加油!”

立即有人跟著喊:“解放軍是英雄!”

“當兵的,辛苦了!”

沒有回應,也不需要回應,他們堅毅沉默的就像是長城。

太陽接近西邊地平線的時候,北岸的缺口堵上了,兵哥哥們沉默著離開,留下的是守住村民安全的堤壩。

水位終於開始下降,下午六點半左右,連通呂家村與馬家村的新橋露出橋面,上面有歪倒的石頭護欄,還有一地垃圾。

上面打來電話,幾個主要水庫的水位即將降到警戒水位以下,只要不再突降暴雨,水勢很快就會消下去。

部隊沒有撤,會再待一段時間,視水情撤離。

原本村裏是要部隊住民居,已經開始騰房子,但部隊堅決不同意,村裏只好打開放暑假的小學,作為部隊臨時駐地。

部隊留下一定人手與村裏一起值夜,其他人陸續返回小學,以保證有險情時能以充足的體力頂上去。

呂冬為一隊軍人帶路,也到了學校。

呂家小學建校極早,占地面積廣闊,其中成人合抱不過來的大樹,就有幾十棵。

不過,校舍跟這個年代農村不少學校類似,偏向破舊。

嚴格說起來,呂冬上小學時就是危房。

發大水的消息徹底傳開,四鄰八鄉過來送飯,李文越身體不好,被安排與大隊會計一起統計記賬。

外村的人情,大水過後要登門道謝,有機會要還回去。

呂冬來到小學辦公室門口,李文越正忙著記錄,對面站著個面相憨厚的中年人。

“文越,要分開記!”中年人強調:“所有肉食都分開!耳朵,肚子,豬蹄,豬肝,雜碎,價格不一樣。回頭我要跟大隊對賬算錢,可不能少記了!”

聽到這話,呂冬記了起來,這人是李文越的鄰居,呂家村的名人,程立峰肉食店的老板。

他家從上一代就從事鹵下水的營生,有不小名氣。

李文越說道:“都記好了,不會錯。”

程立峰不放心,又親自對了一遍,這才離開。

附近沒有別的人,呂冬問道:“他送的肉食?”

“嗯。”李文越收拾賬本:“三爺爺讓準備的,部隊幫咱,咱也要讓人家吃飽吃好。”